“《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未来RFID产品将会以更规范的成品出口。但为何中国RFID的标准却迟迟不能出台,这让我们做企业的心里很没底。”舒先生的脸上有着喜忧参半的笑容。
难产的标准
正如舒先生所说的,中国RFID标准的出台就像是一个难产的婴儿,久久“生”不下来。
2004年初,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使其既具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和目前国际的相关标准互通兼容,促进中国的电子标签发展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2004年底,科技部联合13个部委召开了一个针对RFID技术的内部会议,当时,《中国RFID发展策略白皮书》的报告正在酝酿过程中。
时至今日,将近两年半的时间这份姗姗来迟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才与大家见面,可标准仍未出现。
应用的巨人
在中国经济领域,一个产品的导向性的政策,能获得15个部委联合推出,如此大的规模并不多见。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也是最大的消费国之一,手机用户、网民、制造业、物流等规模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的,而仓储和运输无论在何种行业都是不可获缺的。仅这两方面用上RFID,中国也就毫无疑问地站在RFID技术应用大国的行列。如果超市、门卡、身份证等统统用上了RFID,中国绝对是该技术的应用大国。
有专家预测:RFID标签技术到2008年仅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市场需求将达到40亿美元,到2009年就会膨胀到58.7亿元,其年复合增长率大约是65.6%。
利益的选择
对于有这样应用潜力的大国,自然国外“五大标准”不会放过对它的“游说”。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就在这一场场“游说”仗之中加快了标准的制定工作。
其实国外技术标准组织曾表示,只要中国出钱,他们可以将其技术提供给中国使用。而事实上,我国每年需要为此缴纳的年费,就足以建立一个自有的技术体系。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与国外标准组织的合作应该是多赢的、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RFID不仅仅是一次长中国人志气的机会,需要既保证跟随RFID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保护我国自己的利益。
实施的步骤
从《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可以看出,RFID技术实施进程有步骤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培育期(2006年至2008年):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技术,按照国家RFID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用示范工程。
第二阶段为成长期(2007年至2012年):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RFID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形成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相关人士透露,中国RFID技术发展与应用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项目注重共性基础及前瞻性技术研究,优先发展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建立RFID标准体系,推进重点行业应用。
可见,拥有前景美好的RFID技术正在开启新的航程。也许,明年RFID标准的真正的出台,会让舒先生的脸上露出更舒服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