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扯皮” 修订工作迟迟未做
“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引水灌溉,90年代鱼虾绝代”。记者最近在一些省区市采访时获悉,日益严峻的水污染,正对我国民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一些水处理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快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步伐,以确保普通百姓能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年未变
迄今已有21个年头,这20年中我国水环境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一标准却从未修订过。
已经70余岁高龄的水处理专家清华大学水质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王占生教授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标准对保护人民健康、促进我国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形势,这一标准已经明显滞后。
于制订的时间比较早,这一标准对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检测项目只有35项,其中有机物两项,农药两项。
“当时我国水污染远不如现在这样严重,这一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较少,与当时的实际是相符的”,王占生说,“但20年后,继续沿用这一标准,几乎就是对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不负责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说,近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经济模式使我国的有限资源不断减少,废弃物逐渐增多,水环境一天天在恶化。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多数达不到Ⅲ类标准,流经城市的河段90%以上受到严重污染,大多数湖泊出现富营养化,蓝藻泛滥,湖水出现绿粥状污染物,气味难闻,令人不堪入目,被当地称作“生态癌”。
据了解,为了保证民众饮水健康,美国国家环保署2001年颁布的美国饮用水标准项目已达107项,其中有机物29项,农药24项,饮水中铅、四氯化碳等一批指标都重新修订,指标值都很严格。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发布的饮水标准项目,因考虑到各国情不完全相同,检测指标达到132项,其中有机物28项,农药37项,这一标准目前又已在酝酿修改中。与之相比,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35项的检测指标,明显落后很远。
饮水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赵章元说,水不仅是生命之源,现代医学发现,人的疾病80%与水有关。垃圾、污水、农药、石油类等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很容易通过地下水或地表水进入食物链系统。当被污染的动植物食品和饮水进入人体后,就可能使人体罹患癌症或其他疾病。
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80%的癌症是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中的有毒污染物增多是我国近年来各类怪病发病率递增的根本原因。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如淮河流域出现的高癌村——河南省沈丘县东孙楼村、周营乡,大批村民因癌症去世;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村、刘快庄村,癌症患者多达120多人;有些石化工业地区,癌症发病率高出周围十几倍;河北、山东沿海有些村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已超过半数。
据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城市居民患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为239.6‰,农村为120.5‰。由此计算,我国慢性病总人数为1.6亿。其中循环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内分泌与营养代谢疾病呈现上升趋势。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导疾病,且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50%以上。
仅高血压患者,全国已经超过一亿人,并在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发病年龄在迅速年轻化,心肌梗死发病率也在迅速上升。全国每年另有脑血管发病者达250万人。据专家预测,我国即将面临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二次高潮。
近3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在持续上升,每年新发肿瘤病人约250万,其中癌症病人160万,是世界上新发癌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在近20年中,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了29%。
我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两个国家,我国糖尿病患者多达5000万,2型糖尿病正处于爆发期,而且在以每天3000余人的速度递增。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中国约有39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约425万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王占生说,过去因为水源比较清洁,污染较小,水工作者主要的任务是去除水中浊度与细菌病毒,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水源水质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内分泌干扰物污染,汽油中添加剂的替代物、藻毒素、抗生素和纳米材料等有机污染物以及微生物污染等。
有机物的人工合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发展。但由于生产、使用与废弃等过程不当,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引发环境安全危机。它们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人体,对人类产生种种危害与潜在威胁。
美国环境保护署提出的水体中129种应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俗称“黑名单”)中,有114种为有机污染物。我国也曾提出适合国情的“黑名单”,包括14类68种,其中有机物为58种。应优先控制的有机物中均包括了挥发性卤代烃,其中三氯甲烷等物质是消毒副产物,而多氯联苯、二恶英、氯酚、邻苯二甲酸酯、部分杀虫剂等是内分泌干扰物或是可疑的内分泌干扰物。
标准修订滞后根在部门“扯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标准实施后,制订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按照这一规定,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四次超过复审年限了。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徐凤丹等专家介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校准修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一标准当初是由卫生部发布的,标准发布后,因机构改革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标准复审的权力,已经不在卫生部,而在隶属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卫生部、建设部等相关部门,都只有建议权。而几个部门之间长期难以协调一致,最终使得这一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的重要标准,修订工作迟迟未能进行。
虽然国家新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迟迟未能修订出台,卫生部和建设部一直都在积极组织力量修订,其中将水质检测项目增加到近100项的卫生部的标准于2001年7月以《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名义发布,将水质检测项目增加到101项的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于2005年2月发布,并于这年的6月1日开始实施。
但在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部门规章虽然对供水企业能起到一定约束作用,但作为推荐标准,却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为此,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易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共同上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修订并发布新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保障居民基本的生存权利。
据悉,在有关部门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新版的中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终于重新开始修订,但何时能出台,目前仍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