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保鲜冰箱标准短期内出台无望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作为冰箱最本质的功能之一,保鲜理应成为今后冰箱市场重点关注的课题,然而由于国家标准的缺位,当下冰箱保鲜市场上概念频出争议,保鲜标准如何定义也成了业界一大焦点。5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06 冰箱保鲜技术及行业标准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尽管在量化、检测等方面冰箱保鲜标准还存在很大难度,但这并不妨碍广大家电企业在该领域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国内企业应该加强"标准"意识,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推动标准执行。

  呼声渐高:保鲜应有标准

  在这次保鲜标准座谈会的背后,是2006年冰箱企业对保鲜概念的极度追捧,保鲜已经成为今年冰箱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眼下,国内冰箱市场上的一线品牌几乎都已加入"保鲜阵营",在经过2005年对节能题材的充分挖掘之后,冰箱行业似乎在一夜之间找到了新的"金矿"。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王雷认为,冰箱制冷原本就可能达到食物保鲜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食物保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强化保鲜效果,也成为家电企业冰箱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事实上,从消费者的使用角度来说,人们购买冰箱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长时间地储存食物,确切地说,是延长食品不变质的时间,同时尽量保持口味、口感不变化,但这个作用显然是有限的。冰箱企业努力在冰箱合理保存期内更好地保持食品的品质和风味,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

  但与市场一片热捧相违背的是,"保鲜"在标准上却面临着"缺位" 的尴尬,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冰箱业却一直是节能标准实施最为完善的产品行业。但是针对保鲜冰箱,广大消费者在诸多技术名词和概念纷争面前无从判断,如何理性选购保鲜冰箱成了当前冰箱消费市场上的一大盲点。

  正是基于对保鲜市场的规范化考虑,来自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家电研究院等机构和部门的专家共同出席了"2006冰箱保鲜技术及行业标准座谈会"。专家一致认为,保鲜也应该有专门的国家标准,只有如此才能杜绝行业盲目跟风、炒作。

  遭遇难题:量化、检测均不易

  尽管业内人士对保鲜标准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坦承,目前冰箱企业对保鲜的研究才刚起步,冰箱保鲜市场本身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标准的制定和出台也应基于对保鲜技术的研究成熟之后才有价值。此外,与节能有硬性指标相比,冰箱保鲜更偏重感性,这也为标准的指标量化以及实际执行中的检测等带来了很大难度。

  第一个难题来自食品本身。据北京工业大学李红旗教授介绍,冰箱保鲜是一门交叉科学,需要食品营养学科和制冷学科共同探讨。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的水果需要不同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条件,而不同食品的保存时限也各不相同,单一的冰箱不可能同时满足多种食品的保鲜需求,而单一的保鲜标准也显然无法穷尽所有的食品。从指标量化角度考虑,冰箱保鲜标准如何制定还需要业内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个难题则主要体现在执行环节。能效标志制度主要考核用电指标的客观性,而冰箱保鲜显然需要综合外观、味道、口感、营养等多方面因素,但这些因素大多具有主观性,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也常常会导致对冰箱保鲜能力的判断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很容易发生。因此,即使制定出了标准,要想按照冰箱保鲜标准来对市场上的冰箱产品进行保鲜检测,在实际执行中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大多数专家预测,在短时期内,国家冰箱保鲜标准出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原味保鲜:一种积极的探索

  中国制冷学会冷藏冻结专业委员会主任肖大海分析,冰箱保鲜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保鲜技术的突破可能成为国内品牌追赶乃至超越国际品牌的一个契机。比如有些企业提出的"原味保鲜"等新理念,其涵盖的无异味、不变味、不串味标准也被看作是国内品牌保鲜技术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

  肖大海认为,对于保鲜冰箱来说,"鲜度"的检验标准不仅仅关系到实验室里的各项技术指标,更关系到普通消费者在食用感官上的直接利益,消费者对保鲜效果有着更大的发言权。因此冰箱保鲜国家标准更应该从体现并满足消费者对保鲜的消费需求出发,而不是简单从考核冰箱的技术指标上出发。

  而在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的资深顾问顾建中看来,"保质"是冰箱保鲜的基础,而"保原味"则应该是冰箱保鲜的新课题,是技术创新的亮点。未来制定冰箱保鲜标准时,提倡保留食物的味道、营养而非简单保住食物不变质,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国内厂家也应该加强在"保味"、 "保营养"方面的技术研究。

作者:陈飞 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