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检验检疫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业务总量机构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把关服务与改革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然而成绩面前,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新一轮的竞争是科学发展的大比拼,比的是质量、效益和后劲,比的是眼界、理念和智慧,必须通过思想解放来激发新能量、打造新优势。目前,宁波检验检疫局开始广泛开展“接轨国际思发展、以质取胜创一流”的“思创”行动,通过“找标杆”思进取、“找短板”思变革、“找软肋”思发展,把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在“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进一步提升检验检疫在系统内和地方上的地位、质量和影响力。
破除束缚,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找标杆”以思进取。纵向比是“尺子”,比出成绩、坚定信心,横向比是“镜子”,找出差距,激发斗志。放大视野,以系统内先进局为标杆来学习,借助大质量工作机制的推进向地方政府部门学习,抓住国际科技合作契机向国外机构学习,用新视野、高标杆来激发斗志、凝聚力量,创新发展。同时结合标兵评定,创先争优竞赛活动,在内部“亮起来、动起来、比起来”,形成良好氛围。“找短板”以思变革。立足“十二五”发展新起点,查找并着力破解发展理念、目标、路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危机意识,增强变革动力。“找软肋”以思发展。找准管理水平、监管质量、队伍结构等制约事业科学发展的“软肋”,思考行之有效的举措、思量科学发展之路、思索推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策,推动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抓好结合,深入开展“出入有境、服务无境”主题服务活动。把“思创”活动命名为“接轨国际思发展、以质取胜创一流”,其中寓有深意:作为国门第一哨,必须履行好进出口质量管理职责,担负起“以质取胜、保国安民”的神圣使命;作为外贸发展推进者,必须置身国际大环境,以国际大视野来谋划发展。要维护好国家利益、发展好外贸经济,根本的落脚点就是弘扬“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精神,做好服务的大文章。找准结合点,切实履行抓质量、保安全的职能。把握好政府、企业、民众三大类服务对象,加强宏观质量分析,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探索运用诚信管理、风险管理等手段强化质量管理,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双打”专项行动,加强进口把关,切实保障民众权益。找准切入点,切实担当起抓服务、促发展的使命。着眼国际大海港,推动宁波海港创建国际卫生港;着眼国际大市场,运用国际标准前沿技术、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国际认证认可管理等手段,提升产品和产业发展质量;着眼国际大发展,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找准立足点,切实把握好练队伍、强质检的目标。选派各级优秀干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在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企业中锻炼队伍,把主题服务行动变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事业发展的实践过程。
苦练内功,深入开展服务型检验检疫机关建设。宁波检验检疫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全面建设沿海口岸一流的直属检验检疫强局”的目标,要做强局,除了“创先”的理念和“创新”的勇气以外,还须大胆“创型”,苦练内功提效能。做强法治型检验检疫。致力于提升执行力,按国家质检总局批复的机构编制调整方案深入推进“管检分离”,构建起科学、高效、合理的框架格局;致力于提升公信力,健全工作规则,规范执法工作,加强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监督制约,推行“阳光执法”、“说理执法”和“人文执法”。做强科技型检验检疫。努力提升科研层次,加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做强智慧型检验检疫。发挥信息化带动作用,统筹规划全局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效能提升。深入谋划智慧型检验检疫建设,强化对决策的信息支撑功能。通过检验检疫功能的做强,来为建设服务型检验检疫机关提供有力支撑。
整治风气,扎实开展作风建设行动。从严治检、狠抓作风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宁波检验检疫局把贯彻落实中纪委全会和国家质检总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作为“思创”行动的一项重点,查找并消除“庸懒散”现象,深入开展“提速、正风、治奢”行动。抓“治庸”促效能提升。推进检验检疫窗口标准化建设,完善自由裁量权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推进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抓“治庸”增强素质、增进能力、提升效能。抓“治懒”促政风行风。整治文风会风,有效精简会议、公文数量,严格控制各类评比活动,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和全局政风行风不断好转。抓“治散”防范腐败风险。认真防范工作中存在的腐败风险,强化“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坚决做到令行禁止。抓好基建工程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工作,做好公务用车的治理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最大限度降低和化解腐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