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先生:我一年前买了某品牌的37英寸液晶彩电,最近发现显示屏上多了几个坏点,找到厂家,却被告知平板彩电不在“三包”规定范围内。
隔壁小李家也准备买台42英寸等离子彩电,他说逛了几天卖场,发现各品牌承诺的售后服务范围大相径庭。
国家统一服务标准难出台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京生曾表示,具体原因在于当前平板电视服务标准缺失。根据国家1995年制订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下称“三包”规定),只针对CRT形式的黑白和彩色电视机,而平板电视因整机技术方案(显示方式和显示器件)大不相同,因此主要部件与传统CRT电视也有很大区别,这导致目前在直接引用时,具体适用内容上会出现无相应条目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不同企业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标准各有一套。
据悉,目前国家质检总局、信息产业部还在组织修订三包规定的讨论和征求意见,平板电视的全国标准近期内恐难以出台。
平板电视售后成投诉焦点
记者从南京市消协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南京市各级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59件。
高端平板电视问题尤为突出。南京市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各厂家自行制定的平板电视保修方案较为混乱,大多数经营者只强调平板电视相对于传统显像管彩电的优点,而对整机和主要部件的保修期限及与传统显像管彩电的区别避而不谈,也未积极履行告知义务,这也是造成消费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昨日从一些家电卖场了解到,目前各大平板电视品牌对于整机保修的年限都不一致:部分国产品牌如海尔的整机和主要零部件保修期为3年,日立的整机保修2年,其他如松下、索尼等众多品牌都是整机保修1年。而另一方面,平板电视维修费用却异常昂贵。
据一国产品牌负责人透露,一般而言,液晶电视使用30000小时需更换荧光灯管,费用约数千元。等离子电视维修问题虽然相对较少,但出现问题则属于不可逆损坏,整块屏幕需要更换,价值都在万元左右。这使平板电视陷入买得起修不起的怪圈。
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争相登台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将于2006年立项制订《家用平板电视类产品服务维修技术规范》,明确厂家、商家、服务维修企业职责,加强平板电视类产品的服务维修技术质量监管,规范平板电视类产品的服务维修技术操作规程及技术质量评鉴体系标准。
而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行动了。如上海率先将平板电视纳入三包范围的“补丁”方案中。南京家电行业协会也透露,在征求21个彩电生产厂家,以及11个家电经销商的意见后,联合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共同起草的《南京市等离子、液晶电视机消费商品修理更换退货暂行办法》在2006年3月15日起正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