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杭州桐庐、衢州江山等山区遍地盛开的油菜花就像成片成片金灿灿的地毯,不仅吸引着如织的游人,也吸引着成千数百的蜂农们前往。在蜂农外出“探花寻蜜”之前,每年3月,杭州检验检疫局、衢州检验检疫局都会纷纷组织当地蜂农开展春季培训大会,检验检疫部门的食品专家们现场为蜂农授课,细致讲解食品安全状况、养蜂安全用药、主要贸易国关于禁用蜂药等内容,努力提升蜂农们的养蜂技术、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从每年两次蜂农培训、不定期信息发布,到出口养蜂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登记、出口蜂产品重点监控抽样检测,再到蜂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蜂产品外贸预警机制建设,近年来,在浙江检验检疫局的科学监管、大力推动下,浙江的蜂产品出口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据统计,2010年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出口蜂蜜8186.8吨、货值1643.3万美元,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62.3%和103.3%;出口蜂王浆674.8吨、货值1322.6万美元,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20.8%和2.1%;出口蜂花粉867吨、货值318.5万美元,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53.1%和56.1%,甜蜜的蜂产品正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给全世界人们带来健康和幸福。
蜂王浆是蜂产品中价值最高的,而有机蜂王浆则比普通蜂王浆的价值高出20%。在浙江,生产并出口有机蜂王浆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但要说第一家获得欧盟ECOCERT有机蜂王浆认证的企业,还属江山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
优产品:有机蜂王浆一枝独秀
2002年欧盟设置“绿色壁垒”,停止进口中国包括蜂产品在内的动物源性食品。当时曾踌躇满志准备进军欧洲市场的“恒亮”遭遇了一场生死危机:不仅接连收到德国、法国、西班牙客户的中止进口传真,还有在“绿色壁垒”禁令发布前运往法国的4.8万美元蜂产品也将被付之一炬。也正是从此刻开始,“恒亮”对“绿色”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要突破、要发展,就必须与众不同。”当时兴起的有机概念给了“恒亮”一丝希望的曙光,作为出口蜂产品的质量把关部门,衢州检验检疫局及时为企业提供了不少国际上有关有机食品的信息。企业慎重挑选了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水源清澈、蜜源充足、无农药污染的4个蜜源地,分别分布在衢州开化县、安徽无为县和宿松县等地建立起一批有机养蜂基地,完全按照欧盟的相关有机标准进行养蜂管理和生产。有机养蜂基地和传统养蜂基地不同,属于定地养殖,不能随便移动;蜂群一旦生病就要分批隔离,杜绝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蜂药,隔离期内蜜蜂生产出来的蜂产品不能作为有机食品出口;在寒冷季节的非生产期,必须要给蜜蜂喂食蜂蜜,以保证其种群的素质等等。正因为科学、严格、细致,“恒亮”成为了国际上首家通过欧盟ECOCERT有机蜂王浆认证的企业。重返欧盟市场后,“恒亮”的蜂王浆产品价格比原先整整翻了一倍,从每公斤售价十二三美元到每公斤23至31美元,实现了“脱胎换骨”。
与“恒亮”一样,通过认证、并生产出口有机蜂王浆而实现企业飞跃发展的还有杭州碧于天保健品有限公司、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碧于天”副总经理裘卫坦言,2007年以前企业做传统蜂产品,出口形势不是很好。“自从全力打造有机养蜂基地后,有机蜂王浆在欧洲的销售形势一片大好,欧盟客户的订单纷至沓来。”特别是企业全力打造的长白山有机养蜂基地,坐落在吉林长白山天池脚下,空气清新、环境怡人,80多位来自桐庐和长白山本地的蜂农们在这里养蜂酿蜜,每年生产有机蜂王浆80多吨。普通鲜王浆每公斤出口价格是130到150元人民币,有机鲜王浆就高达190到240元人民币,差距立见高下。
重监管:示范区提升竞争能力
如果说龙头企业注重自身发展是内因,那么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倾力扶持、科学监管则是浙江蜂产品出口实现持续增长的给力推手。在浙江检验检疫局推动下,杭州检验检疫局、衢州检验检疫局分别根据辖区蜂产品产业发展现况,先后推出桐庐蜂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江山蜂产品外贸预警机制等创新机制,从监管手段上给予企业科学指导。
杭州桐庐县是“中国蜂产品之乡”,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出口蜂王浆及王浆冻干粉加工基地,近年来生产出口的蜂王浆及王浆冻干粉占全国出口量的50%。2008年11月,杭州检验检疫局与桐庐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正式建立起桐庐县蜂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两年多来,通过浙江检验检疫局、杭州检验检疫局、桐庐县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不懈努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为了溯本逐源,示范区还创建了“养蜂日记”与蜜蜂检疫证挂钩制度,要求蜂农详细记录养蜂的时间、天气、气温以及检查蜂群、喂饲料、用药、生产蜂王浆和蜂蜜等具体行为,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对养蜂过程的具体溯源,“养蜂日记”的回收率也逐年提升,2010年达到了65%。
而在被誉为“中国蜜蜂之乡”的衢州江山,在衢州检验检疫局推动下,通过建立并落实蜂产品外贸预警机制,使当地蜂产业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增强,不仅经受住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近3年来整体出口蜂王浆及蜂王浆冻干粉平稳发展,出口蜂蜜更是大幅度增长。
信息收集与评估分析是蜂产品外贸预警机制的核心。衢州检验检疫局与江山养蜂协会、出口企业每月都要开一次例会,汇报上月蜂产品出口情况,探讨国际市场变化;检验检疫人员与企业信息员,通过客户电话、网络平台等定期收集、分析欧美、日本等重点出口市场在蜂产品方面的动态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在“中国蜜蜂之都网”供同行参考,目前这一网站的对外贸易预警专栏收到了蜂业界的一致好评,点击率达到35万多人次;根据日常工作中获得预警信息,着重在创新蜂产业生产模式、加强基地建设上做文章,实施了“协会+合作社+企业(产销联合社)”的新型产业化模式,既解决了蜂产品初加工和营销,又使江山蜂业从分散化、合作化实现了集团化的飞跃,提升了江山蜂业的整体素质。
链 接>>
开拓蜂产品出口路
俗话说,推陈方能出新。蜂产品作为浙江传统出口农产品,近年来虽出口形势良好,但还是以原料出口为主,产品总体附加值仍然不高。为突破这一发展瓶颈,企业在检验检疫部门的信息和技术扶持下,创新思路、转型升级,从产品革新、技术革新、营销方式革新方面努力使劲,积极开拓一条蜂产品出口的新路子。
作为浙江蜂业的龙头企业,杭州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去年开始向日本出口新鲜雄蜂蛹,这也是浙江首次出口雄蜂蛹。蜂蛹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在日本颇受欢迎,但同时也面临着保存难、运输难的技术难题。企业为此进行了大量技术攻关,最终用一种快速冷冻技术,将新鲜雄蜂蛹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的真空环境中,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去年企业出口日本鲜蜂蛹近30吨,每吨可卖到700多美元。传统的蜂王浆冻干粉、蜂胶胶囊,一般难溶于水,不容易被人体吸收,“恒亮”、“蜂之语”先后研发出水溶性冻干粉、水溶性蜂胶粉,满足不同企业和消费人群的需求,产品附加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除了深度发掘蜂产品在保健方面的各种功效,不少蜂产品企业还看中了蜂产品的美容功效,准备开发蜂产品系列日化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据“恒亮”负责人朱明荣介绍,企业去年与日本最大的蜂产品经销商———山田养蜂场集团合作,今后将投资生产蜂胶牙膏、蜂胶肥皂、高端护肤品等一系列日化产品,销往亚洲各个地区,使蜂产品更广泛地为人们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