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检验检疫局了解到,来自欧美的纺织品配额余波刚刚平息,印度又来叫板。近日,印度反倾销调查当局作出初裁,认定我国绸缎产品存在倾销,且造成印度国内产业实质性损害。浙江5家应诉企业均被裁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
据了解,去年5月18日,印度对原产于我国的每米克重在20至100克的绸缎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81亿美元,全国涉案企业100多家。该案是目前我国丝绸出口遭遇到的最大反倾销案,也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实施的最大一起反倾销调查。
我国共有27家企业应诉。根据此次印方初裁结果,包括浙江凯喜雅在内的5家应诉的抽样企业,均被裁定为倾销,税率在57.42%至11..74%之间,而另外22家应诉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也达到了令人咂舌的107.91%。
据浙江检验检疫局统计,去年浙江全省绸缎出口约1.58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印度是浙江第一大出口市场,约占该类出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因此,如果印度终裁时依然维持初裁的高额反倾销关税的话,浙江丝绸出口无疑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再加上今年以来生丝价格上涨,全省绸缎价格已大幅上涨,一些印度进口商很可能被迫放弃采购我国产绸缎。
尽管不公正,印度反倾销棒槌砸下也是对我丝绸当前出口的一次“警醒”。浙江检验检疫专家指出,正是少数绸缎出口企业为了保住客户,迎合个别进口商的要求,低开出口发票价格,扰乱了正常的出口秩序,同时增加了贸易风险,给出口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损害了产业利益,这是导致反倾销诉讼的原因之一。另外,目前我90%的出口绸缎都是真丝绸的初级产品——白坯绸,技术简单、附加值低,出口单价每米只有2美元多,而这些产品在意大利等国经过后整理处理后,产品价值能提高几十倍之多,也正因为产品在低档次、低价格徘徊,我丝绸产品在美国、欧盟等高端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而且容易遭到反倾销调查。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我有关出口企业,面对国外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措施,我出口企业要团结起来,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着眼于长远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全行业的利益。同时,必须要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及档次,推动丝绸出口步入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另外,要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市场,特别是要拓展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高消费高价格市场,避免单一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