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传统的化肥形式,推广应用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已成为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对本报记者表示。
近十几年来,随着施肥量的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氮肥),施肥效果递减的问题已十分突出,不仅导致了很大程度的浪费,而且还形成了农业的面源污染。2010年我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源总氮占排放总量的57.2%。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和实验数据表明,我国氮肥生产约占全国能源消耗的5%,每年氮肥在生产及施用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
王海波委员通过其在河北开展的实验算了一笔账:使用缓控释肥,肥料的利用率可提高10余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氮肥消费量约2800万吨,以此计算,若使用缓控释肥就可以减少氮肥用量约700万吨,相当于节约1350多万吨标准煤,28亿立方米天然气,82亿千瓦时电。同时,还可以减少氮素的挥发与排放59.3%~93%,减少氧化亚氮排放约7万吨,折合减二氧化碳排放约0.2亿吨。
王海波说,我国有30家科研单位与企业参与了缓控释肥技术研究,缓控释肥产量已超过1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如山东金正大公司,作为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的龙头企业,已形成60万吨缓控释肥产能,为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国内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但因缓控释肥价格相对于普通肥料要高一些,影响了农民使用的积极性。所以缓控释肥的推广还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
王海波建议,发展应用缓控释肥可从两个方面推进:
一是借鉴国外缓控释肥补贴政策的做法和国内较为成熟的有机肥补贴机制,对使用缓控释肥的农民给予补贴,调动农民使用积极性,培育农民使用意识和习惯,推进缓控释肥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以取得农业生产、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多重效益。
二是大力推进新型缓控释肥的创新工作。当前的所谓缓控释肥,大多数还处在缓释阶段,如何使肥料的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规律达到高度匹配,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既需要有大量的基础研究,也需要有较广泛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需国家设立科研专项,以支持和保障缓控释肥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