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国尚且没有一部专门规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及处理的法律。”4月底,在上海召开的推进建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研讨会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巡视员翟勇说。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报废电冰箱4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洗衣机600万台,此外我国还有近500万台电脑、上千部手机进入淘汰期。如何通过立法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翟勇介绍说,由于以前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比较笼统,在资金、技术引进、税收、应用推广等方面支持力度不足,像第五条规定了使用者对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但仍没有具体的配套措施。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虽然也各自出台了自己的措施,但政出多头,协调困难。
“没有废旧物资分类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没有各类再生资源企业生产技术标准,这是造成个体、私营回收网点无序发展,市场秩序混乱的制约因素。”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管爱国介绍说,全国废品回收人员在1000万人以上,且多数没有合法的经营手续,而且技术落后,对一些电子产品仍旧采用酸浸、火烧、人工拆解的办法,造成了大量可再生资源流失及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再生后的资源质量得不到保证。
与此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在处理电子垃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单是立法就用了7到10年的时间。美国是以州为单位,通过成立市场化的公司来运作,在家电领域其回收率已经接近90%。日本与欧盟一样,更多的是强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制造企业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通过成立企业间的联合组织来具体运作。但国内的消费者在处理废旧电子产品时,总想得到一定的收入,一般会把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处理给小贩,而国外是处理企业无偿回收,并能获得补贴。
从现有的几家国家试点企业(如青岛海尔、浙江大地环保公司、北京华星公司、天津大通铜业公司)来看,按照他们当初的设计生产能力,每年都要完成4万~7.2万千克的废旧电子产品的处理,按平均每台重30千克~40千克计算,则一年要收集100万台电脑、电视机、冰箱。
“这么艰巨的任务单靠某一家企业是绝对无法完成的。”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公司经理杨桂兴说,国内其他几家环保企业也正在积极地新上废旧物资回收项目,他们希望政府能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营运体系。
管爱国认为,回收体系主要包括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环节。最关键的是,在运营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企业化运作为主;政府在土地、税收、管理等方面要给予配套的扶持措施。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童昕认为,除了城市现有的回收系统外,利用厂商的销售渠道发展反向物流服务是回收的另一条路线,比如国美、苏宁、大中等大型家电卖场可以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