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甘肃优势产业发展迅速。苹果出口14.4万吨,货值1.06亿美元,产品相继进入智利、俄罗斯和欧盟等高端市场。种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出口额年均增幅接近20%。2010年对外繁种面积7000多公顷,出口种子货值达7900多万美元,创历史最好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甘肃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调研倾心服务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举措密不可分。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检验检疫局以促进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为抓手,着力提升四种能力,积极主动服务优势产业发展,有效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甘肃“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经检验检疫进出口的农产品达3.6万批次、货值15.7亿美元,较“十五”期间相比增长了102%和180%。
多年来,甘肃检验检疫局积极推动和落实国家质检总局与甘肃省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以促进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为重要职责,在不断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技术指导和扶持力度的同时,先后4次下基层,进藏区,对全省农产品出口情况和甘肃藏区农产品出口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向甘肃省委省政府上报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为甘肃省委省政府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献计献策。此后,甘肃省政府分别召开了“全省促进农产品出口工作会议”和“甘肃省促进农产品出口现场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把种子、中药材、果业作为优势产业进行部署和扶持,鼓励龙头企业扩大产品出口,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此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甘肃检验检疫局着力加强对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的监管,调剂了粮食品种,增加了企业效益,有效缓解了甘肃河西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粮食面积减少的困难。
甘肃检验检疫局历来重视食品农产品的全过程监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甘肃检验检疫局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寻求监管合作,全力确保食品农产品安全:与甘肃省农牧厅进行全方位合作,整合技术与设备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确立了出口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以农牧部门监管为主、加工出口环节以检验检疫机构监管为主”的监管原则,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出口农产品源头监管方面的职责;与庆阳市、武威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市级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明确检地双方职责,聚拢源头监管的合力;积极参与商务部门的项目评审,把政府部门对企业的项目支持与企业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结合起来;联合甘肃省农牧厅、技监局、工商局、商务厅报经省政府批转了“关于加快甘肃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行政依据。在示范区建设的实施上,甘肃检验检疫局也积极与甘肃省农牧厅以及兰州市农牧局进行磋商,达成了广泛共识。
多年来,甘肃检验检疫局先后与省商务厅主办“甘肃省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培训班”、“农产品重点出口市场质量安全法规培训班”,与农牧厅主办“出口农产品种植场备案管理培训班”。独立举办了“食品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及检测技术培训班”、“出口种子苗木企业植保员培训班”等。通过培训,出口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甘肃检验检疫局累计完成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各类(卫生)注册(备案)、登记252家、种植养殖基地注册备案261个。出口果汁获得美国注册;出口肠衣获得欧盟、日本、巴西、阿根廷注册;出口水果获得泰国、智利注册。
通过对企业分类管理以及对食品、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整治,企业作为“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明显增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日前,甘肃检验检疫局首次召开了“甘肃省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在全省124家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中评选了19家企业,授予其“甘肃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先进企业”称号。通过表彰先进,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激发了企业质量管理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