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廉政,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一张冷冰冰的铁面孔。的确,廉政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制度约束,有其严格和严肃的一面。但与此同时,廉政作为一种集制度、人格和文化于一体的人文积淀,只要你细细去品,就能发现它散发出的非凡魅力。
制度魅力: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廉政制度同样如此,个别官员的廉洁勤政可以通过自我约束来实现,但要使廉政成为一种普遍操守,则非要有一套良好制度才能实现。明太祖朱元璋惩罚贪官的手段异常残酷,却并没有为当时带来清正廉明的官场习气,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套良好的廉政制度,缺乏良好的制度根基,纵然动辄剥皮实草,最终也只能是杀不胜杀。
北欧五国是世界上最廉政的地区之一,在国际上有关廉政评比中一直处于最廉政的十个国家之列。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里并没有处置腐败的严刑重典,在芬兰,对腐败犯罪的最高刑罚只是四年有期徒刑。廉政无需重典,是什么样的制度使然?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北欧国家的廉政建设成果正是得益于此。北欧国家有着公开透明的政府运行机制和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公开透明是北欧政府的一个主要原则,法律规定除军事秘密文件外所有档案都要对公众开放,所有公职人员都要申报他们的财产状况和收入来源,还要申报他们所代表的利益团体。此外,北欧国家还普遍建立起了议会监督、政党监督、专门机构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早在230多年前,瑞典公民就有权查看任何官员直至首相的财产及纳税清单,该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如果哪个官员账户上出现了不明进项或不正常消费,可能就要接受调查。全方位的严密监督之下,公职人员没有任何侥幸贪墨的空间。
透明的窗子,才能迎接阳光的照耀,阳光照耀的地方,腐败自然难以滋长,没有了前赴后继的腐败行为,自然无需严苛的刑罚,这便是廉政的制度魅力所在。
人格魅力:品格并不能一蹴而就
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在其《从政录》中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三者之中,他认为“见理明而不妄取”是为官者廉政的最高境界,这类人有着高尚的道德标准,能真正做到明辨是非,不为一时虚名所惑,不为个人得失掣肘,廉政已经内化为他们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成为他们源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从政,唯有将廉政作为首要操守,才能真正挺直腰杆,做到言出如山、政令通畅。
古往今来,多少名垂青史、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无一例外都在廉政方面有着极高的操守。古之包拯、海瑞,当代的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等,都是坚守廉政操守的杰出代表,正是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廉政品质,才使他们拥有了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百姓心目中的“清官”、“好官”,至今虽然斯人已逝,他们的廉政人格魅力却仍在继续感化着后来人。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做事的能力,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格的自律精神。但是,廉政操守作为公务人员的首要品格,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点一滴地养成,期间要经历薛瑄笔下的三个廉政境界,才能最终将廉政操守内化为自身的人格魅力。因此,懂得对法律法规的畏惧,是廉政操守的基本要求;洁身自好恪守清誉,是廉政操守的中级要求;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克己奉公,有所作为,才能符合廉政操守的高层次要求。
具备了高层次的廉政操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然都会充满积极向上的正气,不仅能对腐败行为形成有效震慑,更能带动他人形成上下一心、勇于进取的良好氛围,这便是廉政的人格魅力所在。
文化魅力:廉政文化是大众文化
“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文化是制度运行的基础和人格形成的土壤,如果不重视廉政文化建设,腐朽文化就会乘虚而入,腐蚀人们的意志,误导人们的行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制度运行和人格形成的良好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北欧国家普遍认同“文化是制度之母”,十分重视国民的廉政教育,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崇廉文化氛围,使得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侵吞社会财富等行为如同偷盗抢劫一样,被视为卑鄙肮脏的不义之举。在北欧的文化氛围下,人们不愿投机取巧、通过歪门邪道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习惯于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创造财富、通过合法的渠道去获得利益。这一文化氛围对公务员的廉洁自律、对全社会形成崇廉、尚廉的良好风气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这也是北欧不用重典依然廉政的重要文化原因。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几千年来,百姓口口相传着无数清官廉吏的故事,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的廉诗、廉文和廉政格言警句,这些都是中国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开展廉政教育的不竭资源。纵览史籍,有悬鱼拒贿的羊续、铁面无私的包拯、正直刚毅的海瑞等耳熟能详的廉政名士,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脍炙人口的廉政名句。这些廉政文化史上的座座闪亮丰碑,牢固地构建起了中国社会崇廉颂廉的文化现象,“清官流芳百世,贪官遗臭万年”成为人民群众文化心理中最根本价值标准。
真正的廉政文化从来都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在一个有着良好廉政文化氛围的社会中,廉洁从政作为公务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必将得到严格监督,而贪污腐败行为自然会受到来自社会环境的根本遏制,这便是廉政的文化魅力所在。
廉政是有魅力的,她在制度、人格和文化等方面都拥有着非凡的魅力。如何充分挖掘廉政的魅力并使之散发出更大的魅力,使廉政成为一种立足于阳光的全方位制度、一种贯穿于行为的潜意识人格、一种渗透到内心的深层次文化,这是我们在廉政建设中需要不断奋斗的目标。
(作者单位:北仑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