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2010年安徽检验检疫局工作综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江淮大地谋跨越,质量兴省正当时。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安徽检验检疫人大力唱响“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旋律,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局,全年工作紧扣“质量提升”活动、服务皖江示范区建设和机关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三条主线有序开展,奏响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华彩乐章。

  聆听2010年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铿锵步伐,奋进中的江淮大地生机勃勃;回眸2010年安徽检验检疫人服务经济大局、潜心质量提升的点点滴滴,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这一年,在皖江崛起的大潮中,他们积极融入,主动站位,18条举措助力示范区腾飞;这一年,在“质量提升”活动中,他们精心谋划,创新载体,“砀山模式”由点到面,大力推广;这一年,在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中,他们积极推进、不断完善,成为整体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的首家中央国家机关驻皖单位……

  截至2010年11月底,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安徽局)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2.2万批、货值70.2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05%和57.38%;共检出不合格产品431批、货值1768万美元;完成出入境人员查验111229万人次,健康检查25893人次;实施船舶检疫355艘次,飞机检验921架次,集装箱查验73586个,截获动植物疫情177批次;累计签发普惠制及其他优惠产地证书6.59万份,签证金额27.8亿美元;帮助企业依法索赔105起,索赔金额382.99万美元,获赔率99.47%。

  服务发展大局

  与“皖江崛起”同频共振

  八百里皖江奔腾不息,江淮儿女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书写着皖江崛起的崭新篇章。

  2010年1月,国务院传出振奋人心的喜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春风激荡皖江潮。当江淮大地鞭炮声声喜迎虎年新春的日子,一场“自觉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高质检把关服务的有效性和贡献率”的主动仗,在检验检疫战线就已经迅速打响。安徽局在第一时间出台《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18条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从绿色通道服务、技术平台支撑、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重点支持皖江示范区内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以及食品等支柱产业和各类开发园区的发展建设,与“皖江崛起”同频共振。

  皖江产业带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涵盖安徽8个市的59个县市区。安徽局深入调研,科学谋划,为“一轴双核两翼”量体裁衣,贴身服务。

  ——以“一轴”为基础,加强了马芜铜宜池分支机构的基础达标建设。

  ——以“双核”为重中之重,争取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立合肥新站办事处和芜湖出口加工区办事处;奇瑞、江淮、美菱相关出口产品首次获得国家出口免验资格,开了安徽出口产品免验之先河;2010年8月初,安徽首个出口加工区———芜湖加工区也正式开检。

  ——以“两翼”为新的增长极,积极推进滁州检验检疫局筹建和宣城检验检疫机构申报。

  皖江示范区承接的重大项目是皖江腾飞的希望所在。着眼重点项目和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安徽局紧握撬动皖江腾飞的“杠杆”。该局成立了省级重大项目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和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组,协调专业技术力量,重点保障京东方六代线、熔安动力、大陆轮胎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做到服务跟进与项目建设同步;充分发挥免验企业、绿色通道企业和全省86家出口名牌企业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落实《服务外经外包企业四项措施》,全力保障中铁四局、合肥水泥研究院等外包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成套设备和原材料出口,为安徽外向型经济发展开拓新的资源与市场。

  建设一体化发展的国家级城市带,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部门、区域合作必不可少。2010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与安徽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备忘录》。国家质检总局将在帮助安徽争创国家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指导安徽实施高新技术领域和优势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检验检疫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安徽优势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等七个方面支持安徽经济发展。安徽省政府也将在推进“质量兴省”和“科技兴检”战略、指导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并给予资金编制等保障、加强和提升质检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对质检工作给予支持。安徽局将贯彻落实部省合作备忘录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制定措施,分解任务,确保国家质检总局的各项支持措施在安徽得到最好最快的体现。该局先后与厦门、上海和江苏检验检疫局签署了建立业务联络协调机制合作备忘录,签署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九省检验检疫合作备忘录,呼应海西开发,融入长三角,推动检验检疫直通放行,缩短了安徽省进出口货物的通关业务流程,提高了通关效率。2010年5月中旬,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个标箱的进口设备凭借安徽局通关单直接从上海口岸运抵合肥,实现了直通放行“零”的突破,为企业平均每个集装箱通关时间节省2天,费用节省300元,企业进出口实现了零库存,获得了真正的实惠。

  “安徽检验检疫局在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方面,谋划细致深入,工作积极主动。”安徽省副省长花建慧给予充分肯定。

  紧扣质量提升

  为“安徽制造”保驾护航

  提升质量整体水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形象。继2009年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后,2010年全国质检系统又启动了“质量提升”活动。安徽局积极响应,在完成“质量对比提升”、检测工作整顿、窗口建设和证单质量提升活动、“双打”等规定动作的同时,大胆创新,开展了处级干部“一对一”扶优促中等自选动作,特别是大力推广“砀山模式”,为“皖”字号农产品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

  上门送信心、送政策、送标准、送技术、送培训,把服务送到企业最需要、最实用的地方。各分支机构和业务处室的负责人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生产企业“号脉”、为他们开出“药方”、提升出口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加速产品转型升级。截至2010年11月底,局里共组织免费培训53次,培训企业745家,解读产品32种。

  从一类企业、绿色通道企业和优秀出口企业中确定“标杆”企业、“标杆”产品,采用召开座谈会、组织现场培训、参观标杆企业等方式,帮助150个被帮扶企业找出差距、分析不足。

  新选位居行业“中游”的30家进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和30家进出口农产品、食品企业,通过选派系统53名处级领导干部,每人对1至2家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协调产品准入、报检、检验监管、出证放行等环节,把“一企一策、一事一办”送到生产企业。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质量可谓是企业的生命。检验检疫部门主动上门,为我们出谋划策,帮助我们闯市场,真是太感激了。”天长出口玩具集聚区的一家工厂负责人说。

  “检验检疫局的同志们多次派技术专家,就饲料生产、饲养管理、防病用药、屠宰加工、出口检验等几个方面对我公司进行全员培训,针对中东地区对禽肉的特殊要求对我们进行手把手的指导,有力地控制了可能发生的卫生质量隐患,保证了出口产品的安全卫生,为我们首次出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刚刚将安徽中断9年之久的禽肉出口成功“破冰”的和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如果说主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可谓立足当前的“真招实措”,那么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完善监管体系,则是惠泽长远的有力之举。在“质量提升”活动中,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监管被提上安徽局的工作日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监管”的全程联动机制日益完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成过去。

  开展风险分析知识培训和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安徽省《工业产品风险等级目录(第一批)》,对机电、轻纺和化矿金属产品等124种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完善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对全省983家企业实施了分类管理;积极推行出口电子监管系统,实现电子监管的企业达103家、产品208个,累计快速核放出口产品22453批次,极大提高了检验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年前,当得知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砀山县的果蔬产品出口由于甲胺磷问题遭遇“霜冻”的消息后,安徽检验检疫部门积极联合当地政府,创新监管模式,构建“检验检疫-政府-果蔬加工业商会-企业”四位一体的联合管理平台,建立农兽药残留联控机制。四个部门各司其职、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困扰砀山多年的有机磷问题基本得到控制,砀山果蔬出口连续保持年两位数增长,无一例国外通报和退货。2010年8月,安徽省政府在砀山召开安徽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建设现场会,花建慧副省长对该局创新监管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各地市将其作为典型进行经验推广。

  “提升砀山果蔬、规范休宁茶叶、强化亳州中药材”,“砀山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推广,并开花结果。在黄山休宁县,茶叶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安徽局通过强化出口茶叶集聚区备案基地管理,指导企业实施基地标准化种植,“抓源头强龙头,以龙头企业带基地”,形成了完善的茶叶源头质量可追溯体系。在亳州,安徽局与亳州市政府签订《进出口帮扶联系服务机制备忘录》,亳州中药材出口形势良好。

  致力创先争优

  以“一流标准”强基固本

  在上级领导眼中,这是一支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在同行眼中,这是一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团队;在企业眼中,这是一支服务热情、执法严格的团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2010年,安徽检验检疫人以饱满的精神、扎实的作风,凝心聚力,创先争优,努力开创“合心、合力、合作”的工作新局面。

  靠质量管理体系树立岗位规范,靠绩效考核明确工作责任,靠能级管理提升行政能力,全局上下牢牢抓住“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这一着力点,苦练内功,强基固本。经过一年多的深入学习、讨论和培训,全局干部职工形成这样的共识:“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是机关内部科学管理的新起点,效能提升的新挑战,必须抓紧、抓好。该项工作试运行以来,局领导密切关注,对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不间断评估,并及时整改、完善。2010年10月中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组进行认证现场审核,给出了“安徽局质量管理体系充分、适宜、有效”的评价。11月29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为安徽局及其下属10家分支机构颁发了ISO9000:2008认证证书及分证书。这是首家中央国家机关驻皖单位整体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实现了安徽检验检疫行政管理工作与国际质量标准的有机结合,安徽检验检疫机关行政管理水平从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0年5月17日,一场特殊的报告会在安徽局主报告厅举行。来自新疆红其拉甫检验检疫办事处的先进事迹报告团一行三人,生动讲述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个人利益、维护国门安全”的感人故事。“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检验检疫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四特’精神,和‘特别讲政治、特别负责任、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创新’的新‘四特’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带到工作岗位中去。”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党员戴雷深有感触地说。开展学习沈浩同志事迹活动,加强年轻党员和共青团员的教育培养,树立和宣传一批优秀党员和优秀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安徽局按照党组织“五个好”、党员“五带头”标准和各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和党员的岗位特点,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创先争优体现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在工作中争先进位,再创佳绩。截至目前,全局有四个窗口单位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八个窗口单位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有三个窗口单位分别获得“巾帼文明岗”和“工人先锋岗”荣誉称号,1名同志获得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女性“20佳”。

  提振精气神,激发新动力。2010年以来,安徽局大力倡导读书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学好理论、学精业务,加强自身修养,积极推进“书香国检”建设;建立起一支60多人不同专业、不同门类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全面、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18名同志通过竞争上岗走上副处级领导岗位;与安徽省质监局加强合作,落实大质检文化建设交流合作、干部交流和人才培养机制等系列举措;主动加强与海关、商务、农业、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建立信息报送、联络员和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在通关单联网核查、口岸联防联控等方面无缝衔接,形成合力。更为可喜的是,在安徽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省财政还安排了460万元专项人员经费,解决安徽局142名协检员配置,使检验检疫人员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安徽局正乘着“质量提升”活动和皖江示范区建设的东风,扬帆前行,在新的起点上书写着“质量兴省”的华彩篇章!

作者:甘迪 周贤慧 程泉乐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