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首批出口新西兰的6台内燃机车正式交付,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机车产品首次挺进发达国家市场,一举打破了欧美企业对该产品市场的垄断。
作为辽宁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辽宁局”)重点帮扶的出口企业,该公司机车产品成功出口发达国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今年以来辽宁局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成果。
抓关键 创新“质量提升”模式
在“质量提升”活动中,辽宁局紧紧抓住全过程监管这个关键,建立健全以实现全过程监管为目的、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为核心、以符合质量安全标准为要求、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环节为措施、以严格检验检疫为主要手段的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在提升科学监管水平、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辽宁局抓全过程监管亮出“三招”。第一招,在“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中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扩大企业走访范围和数量,将走访企业活动从出口工业品企业扩大到食品、农产品企业,实际走访服务企业340家,超额完成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的100家企业走访任务,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
第二招,围绕产品质量提升的核心目标,选定机电、化矿、包装、食品、植物产品等各个行业中体系管理较完善、产品质量较稳定的企业作为标杆企业,选取全省238家试点企业与标杆企业进行质量对比。通过数据对比、法规解读、工艺对比等方式,帮助试点企业分析与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距和不足,查找出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使企业牢固树立“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主动提升质量。
第三招,以分类管理推进全过程监管。辽宁地区现已开展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1346家,最终评定为一类的企业50家,二类企业453家,三类企业829家。一类企业出口批次量占到辽宁地区出口总批次的30%以上,出口额占到辽宁地区的40%以上。对这些规模较大的出口企业实施一类管理,充分体现了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重点扶持质量与诚信双优企业”发展战略,对于推动辽宁地区优质产品出口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抓共建 “两大”保障全面“开花”
2010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和辽宁省各市的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内频频出现检验检疫部门领导宣讲“质量提升”活动的身影,而进出口企业则通过检验检疫专家一次次“上门”服务,切实感受到了“质量提升”对于企业的“命脉”意义。
在“质量提升”活动中,辽宁局以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各项活动深入开展;以落实国家质检总局与辽宁省政府签署的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等合作备忘录为契机,密切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兄弟局及海关、海事、港口、质量技术监督、农委、工商、海洋渔业等政府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扩大区域检验检疫机构协作,为企业获取贸易便利化服务提供有利条件;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要情信息等广泛宣传和动员为手段,促进了全社会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
凭借“两大”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辽宁局开展的各项“质量提升”大型活动均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以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例,按照“地方推动,企业带动,部门协动”的工作方针,目前辽宁地区已建和正在筹建的示范区已达到12个,涉及禽肉、辣根、板栗、花生、滑子蘑、苹果、蓝莓等多个品种,示范区面积达240多万亩。
抓服务 经济发展印证“提升”成效
2010年9月13日,由辽宁局组织召开的“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打造检验检疫服务链座谈会暨新闻发布会”在营口召开,由辽宁局局长崔茂森亲自带队走访调研、组织制定出台的十六条服务措施一经发布,引起到会的辽宁沿海经济带45家进出口企业代表高度关注与赞扬。
辽宁省政府及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朝阳沿海七市政府、省外经贸厅领导对辽宁局全力打造包括“政策扶持链”、“通关便捷链”、“质量安全链”、“信息支持链”的服务链措施给予高度评价,副省长邴志刚指出:辽宁检验检疫局“打造检验检疫服务链的一揽子措施,为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峰值来到辽宁起到了助燃器、润滑剂的作用。提出的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打造检验检疫服务链的措施,紧紧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线,抓得非常准、非常好”。
一连串数字印证了地方政府对辽宁局服务地方经济工作成效的评价:
辽宁局通过推行电子监管和集中审单工作,已完成1437家企业的电子监管,加快企业出口产品放行速度,现有检验检疫流程总体压缩了10%。
通过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的服务力度,实行“一企一策、一区一组、一项一责”、特事特办,累计发现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41个;及时出证索赔,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500多万元。
通过推行分类管理,2010年前10个月,占辽宁地区出口总值42.7%的机电产品出口值达151.3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截至11月底,辽宁地区优势出口产品——出口禽肉产品节约检测费用60%,单项通关时限缩短10天,出口货值同比增长74.6%;2010年,辽宁地区出口增幅已经进入东部发达地区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