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山东省质监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夯实基础、重点跨越、加快发展”的质检科技指导方针,紧紧围绕质量技术监督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对科技工作的需求,以建设“三大质检高地”等一批高水平质检实验室为契机,不断夯实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有效地推动全省质监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科学谋划 跨越发展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质监局为加快技术支撑能力的提升速度,科学规划建设了“一个核心、三大组群、五大系统”的技术检测网络。经过5年努力,山东质检院、胶东质检中心、鲁南质检中心“三大质检高地”建成投入使用,标准化、计量检测、质量检验、特种设备检验、纤维检验五大系统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三大高地及五大院为核心,以28家国家质检中心及69家省中心为龙头,以各市所、县所为基础的技术支撑构架。
整合资源
三大质检高地崛起
山东质检院、胶东质检中心、鲁南质检中心三家共聚集了12个国家质检中心,完成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达11.2万平方米,设备总额超1.5亿元,综合技术实力跻身全国一流水平。山东质检院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亿余元,已于2009年底竣工,入住的8家国家质检中心均投入使用,在保障奥运食品安全、应对三聚氰胺事件和公共技术服务、重点科研攻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山东院开创性地运用理事会模式运作,整合资源、统筹布局、集中建设,实现了8家国家质检中心的业务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了1+1>2的建设效能。
胶东质检中心占地面积约3.7公顷,5幢单体楼建筑面积共3.5万平方米,入住两个国家质检中心、两个省中心。中心不断提升检测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检测科研攻关,着力延伸检测服务链条,围绕当地及周边产业发展,逐步成为集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科研为一体的规范化实验室。
鲁南质检中心占地面积约2.9公顷,一期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了国家煤及煤化工质检中心、国家矿用支护产品质检中心等4个国家级实验室和6个省级实验室,检验检测范围涉及食品、化工、建材、机械等20余大类,基本实现了“立足济宁,服务鲁南,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建设目标。
统筹布局
五大系统日臻完善
标准化技术服务网络全面形成。标准化技术服务网络牢牢把握“三个稳定、两个培育、一个提高”的发展方向,在稳定标准、代码、条码三大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培育RFID射频识别与信息化研究两大新的业务增长点,形成并充实完善了大标准、大条码、大代码、大信息四大技术能力板块。目前,全省已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1103个,承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1个,批准成立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7个,地方标准总数达到1637项。备案企业产品标准5万余项,登记企业产品执行标准11万余项,发布实施了一批联盟标准。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建立了覆盖全省的量值传递体系,制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近2700余项,其中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41项,市级以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500余项。强检器具、民生计量、能源计量三大计量工作职能的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大力开展节能降耗计量服务活动,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累计完成3229家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情况监督检查,推动2061家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
质量检验技术服务网络形成了快捷检测圈。以省院一个制高点,29家国家质检中心及69家省中心百强实验室,辅以各市所、县所各有所长的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实现了4小时检测圈、两小时检测圈、1小时检测圈的快速技术服务功能,为质量把关、产业进步提供保障的能力显著提升。
特种设备检验技术服务网络实现全面联动。率先完成了除济南、青岛外的15个机构的整合工作,形成了以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为龙头、6个专业检验中心为支撑、检验分院为基础的集团化检验网络,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纤维检验技术服务网络国际接轨。在全省新建或改建11个棉花仪器化公检实验室,形成了快速、准确、仪器化、与国际接轨的棉花质量检验体系。同时开拓茧丝检验新领域,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生态纺织实验室。
高点谋划
国家质检中心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质监局高度重视国家质检中心的建设工作,在自筹资金、加大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文章,立足服务产业优化升级布局各国家中心,得到了政府、企业等多方的大力支持,中心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相继成功建设了29家国家质检中心。“十一五”期间建成国家中心13家,获准筹建国家中心21家,各国家中心新增设备总值2.2亿元。
山东省在争取国家质检中心时,首先考虑当地的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立足支柱产业建设国家中心,服务优势产业发展国家中心。中心作为具有最高检测水平的技术机构,为企业搭建了高水平的技术检测平台,在支撑产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国家质检中心作为攻克技术难关的尖兵,往往冲在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第一线,担负起技术指导、技术把关的重要职责。如国家蔬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苏丹红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当时国内尚无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成立攻关小组,潜心研究,在山东省地区率先通过苏丹红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检测方法的计量认证扩项,为行政执法部门迅速查处这类食品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中心快速反应,在3天内研制出快速检测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成为全国率先开展三聚氰胺检测工作的质检机构之一。
国家质检中心的建设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总结起来最重要的经验方法就是:想政府之所想、急产业之所急,贴近产业、深入企业,切实履行监督把关、技术服务的质监职能。例如:滕州县局围绕当地“中国中小机床之都”这个产业特点,积极打造国家级机床产品质检公共服务平台。该中心着眼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检验检测服务技术,立足提升机床产品的研发能力和质量水平,进一步培植壮大机械制造业产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滕州市政府牵头,在当地机械制造工业园,划拨净地约3.3公顷,投资3300万元,总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的综合检测大楼、配套购置价值1900万元的仪器设备,同时提供土地审批、平整等多方面的政策优惠,有效地推动了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夯实基础
省级质检中心建设取得突破
围绕省局开展的“双基”建设活动,以县级省中心建设为抓手,在自身技术能力突出,产业聚集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大的县级局设立省级质检中心,切实做到了想政府之所想、急产业之所急,贴近产业、深入企业,履行监督把关、技术服务的质监职能。目前,山东省拥有省级质检中心69家,其中县级省中心29家,这些中心的设立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效推动了基层质监事业的科学发展。已有不少县、区将县级质监技术机构实验室建设纳入了当地产业进步、经济发展的通盘规划,将有关业务工作纳入了当地政府经济工作及社会事业发展考核的指标体系。
凸显核心 打造优势
山东质检院是集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为一体的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机构,是山东省内检测范围最广、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化、科研型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是“一个核心、三大高地”的龙头。具备食品、电器、包装、消防、化工、建材、机械、油品等6000多种产品/参数/方法的检验能力,实验室面积5万多平方米,配置有国内外各类先进检测仪器设备5000余台(套),原值过1.5亿元,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现有5个国家质检中心:
国家包装产品质检中心(济南)是山东省最早建立的国家级质检中心,也是国内首批开展包装产品检测的专业技术机构之一,检测能力覆盖塑料食品包装、危化品包装、纸包装、玻璃包装及陶瓷包装等产品。
国家加工食品质检中心(山东)是目前山东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食品检测机构,建有常规分析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其检测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国家装饰装修材料质检中心是国内唯一集消防产品检测与装饰装修材料检测于一体的国家质检中心,在装饰装修材料环保、节能、防火等领域具备突出的检测能力。
国家节能产品质检中心是我国唯一获得授权的节能产品检测机构,具有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检验资质,广泛开展节能产品及新能源检测技术的研究。
国家低压电器产品质检中心是国家认监委批准的“CCC”强制认证检测实验室,建有一座110kV降压站,拥有国内最先进的230kA通断能力试验系统及960kVA多磁路系统,其检测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胶东质检中心
胶东质检中心拥有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和7个省级检测中心,即: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质检中心、国家机动车配件质检中心(筹建)、国家蒸汽流量计量烟台检定站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黄金矿产品质检中心、省石材质检中心、省密封胶质检中心、省空压机质检中心、省建筑机械质检中心及两个省级食品通用实验室,适应并满足了烟台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广泛开展了自主创新活动,特别是加强了对行业前沿尖端的科研开发,使科研项目的数量和档次有了质的飞跃。自胶东质检中心成立以来,有15个项目获省级以上立项,7个项目通过国家级鉴定,9个产品获国家专利,2个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奖励。国葡质检中心开发的《干红葡萄酒质量指标和质量体系的研究》、《红葡萄酒中特征成分与感官质量之关系的研究》科研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省黄金矿质检中心开发的金银一级国家标准物质,填补了全省质监系统标准物质研究的空白;2010年,《葡萄酒原料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研究》由山东省科技厅公示为山东省科技进步2等奖;国葡中心荣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集体。
鲁南质检中心
鲁南质检中心现拥有中国棉花公证检验济宁实验室、国家矿山安全计量实验室、国家矿用支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煤及煤化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室,以及山东省食品通用实验室、山东省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山东挂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特种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省级实验室,其技术装备、人员构成、检测能力具有全国一流水平,可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
国家矿用支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为鲁南质检中心高水平实验室的代表,主要承担上级下达的各类矿用支护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承接社会各界的矿用支护材料新产品鉴定检验、仲裁检验、质量认证检验、委托检验和质量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该中心是山东省质监系统唯一的矿用支护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该中心检测仪器设备主要有高低温压力交变脉冲性能试验台、软管耐压和爆破试验台、恒温恒湿箱、2500~2000KN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3000KN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卧式拉力试验机、自主研制开发的托辊综合试验台、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七元素自动分仪及美国PE公司的ICP发射光谱分析仪等,其中高低温压力交变脉冲性能试验台、3000KN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卧式拉力试验机是我省首台大型仪器设备,居国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各项检测要求。
鲁北质检中心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质监局在着力构建三大质检高地的同时,围绕省内欠发达地区,为切实提升质监工作效能,引导产业发展,又布局建设鲁北质检中心,这将成为未来山东质监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新兴的亮点。该中心本着服务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建设,服务德州、聊城、菏泽等地产业优化升级,规划建设三大技术服务平台。一是节能技术服务平台。围绕涉及民生、能源、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等计量检定能力和计量产品监管工作需要,重点规划山东省能源计量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民生计量重点实验室,形成完备的节能检测体系,并监管、引导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围绕市政府提出的“领导力量向新兴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优惠政策向新兴产业倾斜,加快建设新能源、生物技术双千亿级产业基地,培养壮大新材料、文化用品两大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重点规划建设“国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太阳能产品检验德州分中心”、“山东省功能糖质检中心”、“山东省土工合成材料质检中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三是安全及预警技术服务平台。积极规划建设“材料安全检测实验室”,在功能安全、环境安全、健康毒性安全等领域进行检测及研究,同时完善食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夯实质量安全的技术基础。
科技兴检 瞄准前沿
据统计,5年来,山东全省共争取总局自筹资金项目183项;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课题1项;国家商务部课题3项;国家标准委课题3项;山东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4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项;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8项;省局自立项目125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标准化院独立承担的“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发与示范”项目,与中标院合作承担的“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设计与运行规范研究及技术实现”项目,省特检院承担的“层板包扎高压容器剩余寿命试验评价技术”项目,均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省标准化院承担的“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科研项目。青岛市局承担的“海参加工制品质量控制体系及检测方法研究”项目和省质检院承担的“食品中接触用PET再生料安全使用规范的研究”项目,省标准化院承担的“基质固相分散-GC/MS联用技术在蔬菜农残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及标准研究”、“行政服务重要标准研究”项目,均被列入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这些高端科技项目的申报成功标志着全省质监系统科研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加大投入 科技成果收获颇丰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获得国家局科技兴检奖3项,国家质检总局优秀论文奖7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2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3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6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3项,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9项,山东省科技情报科学技术奖3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52项。仅2009年一年,全省系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就达28项。
积极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在已完成的科技成果中,省特检院以863项目为载体,运用市场营销理念,开展层板包扎尿素合成塔检验,到2008年底,已为全国12个省30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尿素合成塔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服务。在检验的140余台次尿素合成塔中,发现了大量用常规检验方法无法检测出的缺陷,其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具备修理价值的尿素合成塔8台,设备原值2700万元,避免了多起恶性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山东特检”在国内外同行和相关产业间的知名度,获得了较好的品牌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东省标准化院依托863计划项目——“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发与示范”,从标准化角度,将RFID技术及相应的集成技术应用于畜禽肉、蔬菜等低价值食品追溯的全过程,结合国际通用的RFID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出基于我国现有技术水平,适合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运等生产供应链全程的技术集成方案。研发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硬件设备,申报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制定完成3项食品追溯方面的国家标准,另外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3项国标的编制工作,在研3项。课题整体研究水平,与国际同类技术和管理模式相比,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目前,已进入课题验收阶段。在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已实现了横跨4省,涵盖畜禽肉、果蔬和水产等多行业的20家企事业单位的试点应用。并完成了遍布全省5个地市的17家超市终端查询机的部署。国家葡萄酒质检中心率先开发了对合成色素、甜味剂等项目的检测,使我国葡萄酒合格率由2004年的64%提高到2007年的90%以上,使我国葡萄酒行业迈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重在培养 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硬件条件上去了,就要求队伍建设必须跟上,科研进步了,就要求人才必须再有所突破。山东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全省共引进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39名。其中,各国家中心已经累计引进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47名。目前,全省共有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集体3人、个人2人,国家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质检总局学术骨干7人,全省质检系统有突出贡献的7人。2006年出台首席检测师制度以来,有20名同志获此殊荣。全省还有50名同志获得“十佳技术标兵”称号。这些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极大地改善了技术机构特别是国家质检中心的人才学历构成,为提升质监事业服务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