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品牌价值观取向决定企业的明天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如果问正处于全球化竞争和品牌竞争的中国企业,眼下最关心和下力气着手发展的内容是什么?进行品牌建设,制造名牌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成就百年企业,绝对是提及率最高的几个词。其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更成为重中之重。目前,社会、企业对品牌建设核心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那么,对于一个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品牌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日前,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国。

凭借对中外成功及失败企业的广泛研究,王齐国强调指出,品牌价值观取向是品牌建设的核心,是企业能走多远的关键。

记者:目前,社会上关于什么是品牌的说法很多,如品牌就是商标、品牌就是质量好的产品及附加值高的产品、品牌就是营销等等。作为一个从事品牌研究的专家、学者,您认为品牌是什么?

王齐国:应该说,眼下市场上关于品牌的说法不少着眼在品牌的传播和营销上,有些企业甚至认为对产品的传播就是对品牌的传播,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品牌的成长的。

什么是品牌?我认为品牌是由外部标识(如名称、术语、符号等)集成并被服务对象认可而形成的资产。它有以下两个含义:1.品牌必须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进行规划;2.品牌在市场机制的主导控制下,由形象、产品、渠道、沟通等构建的立体结构。

基于服务而产生的无形资产是品牌的本质。这种服务既包括提供产品为客户服务,也包括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以形成企业与人、企业与社会的多种关系。以奥林匹克为例,它已成为众所周知的著名品牌,但奥林匹克品牌不是靠营销产品铸就的,它完全是因为多年来提供了各种服务,并经过时间的历练而形成的。

记者:对于品牌的形成,社会基本上已形成了一个一致的看法,即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育才能产生。对此,您如何看待?

王齐国:我认为一个品牌的成长至少要经历3个阶段,即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品牌成长的前期主要是指企业要对品牌进行规划,包括商标、标识、企业文化、品牌价值观等;品牌成长的中期主要是指企业要对品牌进行精心经营和有效传播;品牌成长的后期主要是指企业要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变化,对品牌进行不断地自我维护和提升,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产生品牌影响力。这3个阶段,都不是靠投机和侥幸获得的,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

记者:近些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国外大量知名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了品牌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政府也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出台了多种措施,不断强化知名品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加快品牌建设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努力实现的目标。但从近些年中国企业的实践结果来看,他们的品牌建设路程并不容易。一些企业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在快速成长的同时,又迅速走向倒闭,以至于产生了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的说法。您如何看待这些企业的失败?您认为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王齐国:我认为一些快速成长的企业没有做成品牌,最终失败的关键在于品牌伦理不清。即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优秀的处理品牌关系时的行为方式,即品牌伦理。品牌伦理决定品牌的价值观取向。从许多正呈现良性发展或已做成了百年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品牌建设的核心应取决于品牌的价值观取向。它将决定企业走怎样的发展道路,能否走远、走长。

记者:那么,这种价值观取向主要包含哪些核心内容呢?

王齐国:第一,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第二,为股东创造利益。每个品牌就是存在于自身权利的个人实体。如果不是,那么它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能让人们与之建立关系的品牌。那么,品牌的伦理标准是什么呢?一、以道德义务作为基本概念来分析行为结果的,它以道德原则为标准;二、以行为结果的好坏或者对事物采取的价值态度来探讨行为意义的,它以价值结果或者伦理精神为标准。其伦理行为是:一、品牌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二、见利思义。孔子问公明贾:“真的吗?公叔文子不言、不笑、不取吗?”公明贾说:“此传话者失实之过。公叔文子时(适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当说则说,当笑则笑,此人之常情。同样,当取则取,当拿则拿,人们也是能够理解并乐于提供的。衡量这当与不当的准则就是义。“义”是孔子去取的原则,因此他常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记者:有了好的品牌价值观取向,品牌的影响力就可以构建成功吗?

王齐国:是的。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其基本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等。如果没有好的品牌价值观取向,品牌影响力就难以构建。

我在讲授《品牌伦理和国家精神》的课时,曾经讲到中国品牌应该体现中国的国家精神:一、守中。即用中。无过,无不及。掌握恰当的分寸,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和尺度来修身、治世。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特色之一,是中国比较成熟的思想方法。它主要包括4个方面:适中,中正,中和,时中。其中适中是最基本的,其他3项都是在适中原则下的具体应用和灵活处理;二、仁心。“仁”是一种慈爱的精神,几乎包括了人间的一切美德,因而有人将“仁”定义为全德。中国的仁学是建立在对人重视和人性自觉的基础上。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具有人的本性(或本能),即告子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表明人具有求得自我生存(食)和种类繁衍(色)的本能需要,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指人具有人的本质特征,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亦即人的社会属性。儒家认为这种属性即是“仁义”或“礼义”等道德规范;三、知变。知变即待人处事的权变和灵活。世界是多变的,不知变化必被淘汰。中国的智者孔子、孙子、孟子等都对知权变有过精辟论述。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如果一个企业在建立之初,就能确定品牌的价值观取向,这对企业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实际上,品牌的价值观取向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它需要企业进行不断的积累、修正和更新。一个品牌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其他企业特别是竞争对手是无法企及和超越的。

记者:目前,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在价值观取向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王齐国:一方面,有相当多的企业根本没有明确、清晰的品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品牌价值观取向上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倾向明显,抛弃企业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这一点,在一些中小企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如,一些网络经营者为迎合部分消费者低级需求,过分夸大、宣传丑的、恶的内容等;一些从事制造业生产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谋求利润,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进行生产等。

眼下,一些品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企业,因为有职业经理人、职业技术人员的相助,暂时还可以使企业撑下去或者也有一时的兴旺,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有大的突破,很难、很难。现在就有一大批企业经营者为企业发展之路正越走越窄而焦虑。如苏浙一带很多企业,虽然赚了钱,却没能够建成自己的品牌,当市场、环境改变以后,他们就落伍了。他们“炒房”、“炒煤”,将资金投到一些资源性产业上发展,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这个问题。

记者: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确定良好的价值观,需要从何入手?

王齐国:一个品牌只要与社会发生关系,就必然有价值观在发挥作用,这种价值观可能是企业领导者的,也可能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基于此,企业要确定良好的价值观,首先,要使企业的领导者对品牌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个人要有积极、向上、回馈社会的价值观,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其次,需要企业对品牌发展战略进行规划,特别要聘请熟知品牌管理知识的人担任企业的首席品牌官,制定品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品牌战略管理,对品牌资产进行经营,并处理好品牌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等。

眼下,相当多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在企业机构上设立了品牌总监一职,但他们更多的是着眼于企业市场营销的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营销只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一部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决策者缺乏认识以及中国目前缺少大量品牌管理人才。而一些VI、CIS策划者对品牌的简单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企业家和社会。

(王齐国 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主任助理;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专家组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文化产业、品牌伦理的研究。)

作者:郑建玲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0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