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才,关键在使用人才。
实行首席专家制度,就是中国检科院在使用人才方面的创新。该院面向检验检疫系统公开选拔首席专家的公告一经发布,便引起热烈反响。后经严格的选拔程序,最终有9位同志脱颖而出,成为该院首批首席专家。
在“首席制度”的推动下,中国检科院形成了一个结构相对合理、富有科技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阵。截至目前,该院拥有院士1人,博士71名、硕士138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85名,以及440多名涵盖食品化学、分子生物学、动物检疫、植物检疫、流行病学、微生物、转基因、纺织、轻工业品安全项目检测技术、危险品及原材料安全评估与检测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中青年专家。
首席专家是荣誉,更是责任和使命。
随着一系列突发事件接踵而至,履新伊始的9位首席专家,面临着一个又一个严峻的考验。可喜的是,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团结并带领各自的科研团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战役”中,他们在短时间内研制完成了多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和方法,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Real-Time PCR快速检测试剂,参加了国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技组组织的科技大比武,在91家单位选送的数百项成果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五,获得了国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技组的推荐使用;在国家质检总局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下,由3位首席专家领衔的27名技术业务骨干分赴北京、上海、广州口岸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2009年,他们针对输欧“牛肝菌干片尼古丁残留”事件,为国家质检总局对外交涉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成功促使欧盟改进了检测方法,修改了限量规定;在备受关注的“农夫山泉和统一矿泉水”、“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中,积极发挥“第三方”仲裁作用,及时做出权威性的复检结果,为企业“讨回清白”;针对蒙牛OMP事件、输美石膏板事件、欧盟富马酸二甲酯事件、韩国化妆品石棉事件、美国婴儿奶粉高氯酸盐事件,组织科技人员对相关国际国内法律法规、标准、毒理数据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密切跟踪各类突发事件的进展,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分析材料和技术应对方案,为国家质检总局及各直属检验检疫局的应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信息支持。
——在风险分析方面,2009年,在食品安全、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等领域的风险分析方面,先后完成了《栎树突死病菌鉴定及传入风险分析报告》、《关于对进口乳清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风险评价报告》、《意大利柑橘输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世界流行区疫情分析报告》等63项风险分析报告,为国家质检总局防控有关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例,再一次印证了检科院人常说的一句话:“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永远是我们的天职!”
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就是首席专家的责任!
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拉得出,打得赢!这就是“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