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云南检验检疫局:构建机制 实现跨越发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的“两大”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大通道”、“大前沿”和“大基地”的建设要求,云南检验检疫局从建立大通关保障机制、建立大疫情防控机制和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三方面着手,不断寻找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和检验检疫工作的切入点,努力探索和构建与“桥头堡”建设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监管方式,力促云南“桥头堡”建设。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以及云南省加快“桥头堡”建设步伐,边境口岸大开放、大流通、大发展已成发展的大趋势。云南“桥头堡”建设对检验检疫部门把关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严防疫情疫病传入传出,确保口岸安全,又要促进扩大开放、确保便利通关,使“桥头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为建立大通关保障机制,云南检验检疫局将不断探索创新检验监管模式,促进云南进出口货物口岸通关便利化。一是按照“满足现实需求、适度超前考虑、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解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增加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贸易便利化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使之适应桥头堡和自贸区通关便利化的需要;二是继续推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工作,积极探索适合于云南省实际的对企业和产品的分类管理办法,加强企业信用体系管理,积极推行“绿色通道”、“直通放行”和预申报制度,减少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提高通关效能;三是进一步改进出入境车辆轮胎和整车消毒的方法,在口岸入出境通道上建立入出境车辆轮胎消毒池,进一步加强自动消毒设施建设,对汽车整车消毒推广自动喷淋消毒方式,以代替传统的人工喷洒药水消毒方法,为入出境车辆节省时间;四是积极参与以政府为主导的电子口岸建设,搭建口岸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立集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口岸物流信息统一平台,切实发挥电子口岸的作用,提高口岸部门的工作效率;五是加快推进“三电工程”步伐,改善云南陆路边境口岸通关作业环境,继续推进“电子申报、电子监管、电子放行”以及“云南边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和“企业电子档案”等工作,努力打造“电子检验检疫”;六是积极推进以口岸检疫查验、疫情疫病排查、卫生控制、卫生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主要内容的口岸核心能力步伐,从而提高云南口岸的国际化水平。

  作为“大前沿建设”,只有解决了疫情防控难题,才能保证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才能保证“大通道”的大畅通。2009年,云南检验检疫局提出了在“联”字上下工夫,在“防”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见行动,在“控”字上见成效的“四字”工作思路,积极构建边境疫情疫病“3+1”防控体系。“3+1”防控体系,即“国门防线”、“联动防线”、“群防群控防线”和“境外合作防线”四道防线。四道防线的设立,不仅是换思路、换角度来解决云南边境有边难防的老问题,更是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向境内外延伸的防控隔离带。目前,疫情疫病“3+1”防控体系的工作模式逐步得到各级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认同,对边境疫情疫病的防控和质量把关、服务外贸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也逐渐显现。

  “建设大基地”,目的是促进产品大出口。为发挥职能,强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云南检验检疫局将积极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通过扎实有效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云南外贸发展的能力。

  一是充分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发挥其对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的作用,把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云南省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推动政府落实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责任,抓好国家质检总局与云南省政府签署的《关于提升云南沿边开放水平战略合作备忘录》各项措施的落实,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抓好与8个边境州(市)政府以及海关、边防、卫生、农业、商务、质监、科技等各相关职能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工作,既各负其责,又密切协作,促进形成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和工作合力。

  三是紧紧抓住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严格遵守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自觉做到诚信自律、守法生产,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积极支持帮扶出口生产企业提高管理质量和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四是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转变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模式,强化监管措施,特别是要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在生产行政许可证管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执法打假、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口岸卫生检疫、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监管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五是积极支持云南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扩大出口,并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发挥检验检疫部门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帮助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大门,帮助特色优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