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系统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事关质检事业长远发展,是体现大质检文化建设精神的基础和保障。为加快大质检文化建设,促进质检系统检测机构的能力提升,完善其履职水平,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
统一标准,推进质检机构能力达标。通过将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的检测机构能力建设要求的具体内容充分融合,形成《质检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的思路进行整合,以保障质检工作延续性,促进质检系统各项业务工作顺利进行。
合作共赢,加强区域检测机构联合。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基层检测机构的联合,提升基层地域重点产品检测能力。从地域分布来看,当前我们国家质监机构和检验检疫机构在各地分布不太均衡,面向广大市场和广大农村的地、县级质监机构、检验检疫实验室的分布比较薄弱,因此,通过加强同区域的质监和检验检疫的检测机构联合,能够缓解我国中西部地区检测机构分布薄弱这一难题,更好地促进区域检测机构能力建设,提升履职水平。
技术共享,加强同类检测机构合作。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重点是提升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品检测能力,尤其是要加强食品、建筑材料、装修材料、轻工、纤维纺织、计量、特检等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在技术共享、科研攻关等方面应加强同类检测机构的合作,立足质检事业发展需要,紧盯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提升重点产品检测能力。
强强联合,加强国家级检测机构合作。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要实施强强联合,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和检验检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通过强强联合,提升国家质检中心和检验检疫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把关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带动我国质检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通过强强联合,确保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业务范围与当地或区域主导产业结合紧密,确保全国质检机构具备承担指导和解决全国相关领域技术执法、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体制更新,推进两大系统融合。面对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新要求,要把局部工作放到全局中去考虑、去安排,充分考虑整合利用全系统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在两大系统融合的基础上,建设大公共检测平台,对调结构、促转型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体制更新,逐步、分阶段地实现质监和检验检疫两大系统的融合,能够增强质检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干部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能够促进质检事业的发展。
科技兴检,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建设大质检文化,在融合本系统资源的同时,还要保持同系统外的科研力量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加强对质检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为科技创新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