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北京召开一次标准研讨会。这件事情,引起了我国WAPI阵营的警觉。
这次研讨会,对于IEEE来说,是一个高规格的活动:主席赖特(Lighter)将率领IEEE15人代表团(几乎全部是该协会的高级官员)专程来华参会,会议邀请了我国政府和企业代表,预计会议规模为200人。据悉,IEEE下属的标准委员会还将拜访我国有关机构和组织,并分别举行小型技术交流活动。
WAPI阵营对这次研讨会如此警惕的原因是,高规格的研讨会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IEEE正在加紧对中国展开“公关”活动。的确,去年11月,IEEE标准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计划在中国召开更多的会议,并与关键组织、行业、政府机构建立联系。
WAPI方面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对方企图瓦解WAPI阵营。”
为了能够成为国际标准,我国自主研发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WAPI和IEEE的802.11i正在进行激烈的争斗。双方为什么不能通过合作来达到“双赢”呢?
“三无”方案:合并推进几乎不可能实现
在上周的报道中,我们提到2005年2月德国法兰克福会议上,由于被单方面撤销提案,中国代表团“离场抗议”。此后,国际标准组织(ISO)在北京召开协调会议,讨论WAPI和11i合并推进的可能性。
“北京会议”充分地暴露了双方立场的分歧:“合并”几乎不可能实现。
WAPI方面列举了为合并所需的具体编辑修改内容、方法和时间,工作量为双方共派10个工程师工作3周。
IEEE方面则提出:文本合并涉及的编辑性修改工作双方积极配合,只有同意IEEE的要求,对WAPI技术进行彻底修改,实现两技术方案的完全融合才能达到合并要求,并强调要按IEEE的修改程序来开展相关工作,所需时间也是长期的,而且不能确定最后的截止日期。
对于WAPI方面来说,这是一个没有目标、没有截止时间、没有工作计划的“三无”方案,合作的结果就是把控制权交给IEEE。
把WAPI提案纳入IEEE标准组织中,首先成为IEEE的标准,然后再进入国际标准。这是IEEE方案的关键所在,也是“北京会议”不能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
设置“怪圈”:超出标准和技术之争
“对方设置了一个标准怪圈,”WAPI方面的这位分析人士说,“中国研制的标准——美国行业协会标准——国际标准——中国国家标准。”这个模式的结果是,我国研制的标准一定要成为国际标准后方能成为国家标准并实施,这已经远远超出单纯的标准和技术之争。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可靠资料:2005年1月之后,IEEE方面连续三次给中国代表团致信,要求将WAPI提交给IEEE处理。而且,早在2004年9月,IEEE提案刚刚被提交后,这个协会下属802委员会主席,就致信国际标准组织相关机构,希望能够邀请中国代表团参加IEEE802的会议。
“IEEE对法律决定的不尊重和反复的请求很恼人,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群中引起了困惑。结果,一些国家成员体反而指责中国不遵守既定程序。”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这位分析人士提到的“困惑”并不难理解。在全球近175个国家拥有36万多名会员的IEEE,在国际标准组织的计算机通信领域长期占据垄断地位,成为“事实标准”,因此给很多人造成错觉,以为IEEE标准就是国际标准。
但是,事实上IEEE是一个美国的行业协会,其标准只是行业标准。IEEE标准如果是国际标准,就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提案往国际标准组织提交了。在没有竞争存在的时候,IEEE并不是积极地使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而是更多地关注于“事实标准”。以WAPI为例,在我国没有提交提案之前,IEEE也没有提交IEEE802.11i提案。而在WAPI提案已经进入流程以后,IEEE才慌忙将其自己的提案提交进来。
与IEEE合作:WAPI未必快速国际化
如果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仅仅从我国标准的国际化角度分析,与IEEE合作是否能加快这个进程?
国际标准组织的投票规则是“一国一票”,考虑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标准在ISO内国际化尚有可能。而IEEE的规则是“一人一票,每家企业人数不限”。有些跨国公司一家企业就有数十名代表,我国的自主标准想通过IEEE达到国际化难度肯定会加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IEEE内取得提案权和投票权,需要交纳相当数额的会费。每交一份会费,就能有一个投票名额。对于财大气粗的跨国垄断公司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无异于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而且,在IEEE中,提案权和投票权也不是交纳会费后立即就能获得到。根据IEEE的工作规则,与会者必须至少参加4场连续的全体大会中的2场,才能获得提案权和投票权。并且,为了保持提案权和投票权,你还必须维持这种参加会议的频率,否则权利立即被取消。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可能连这些基本权利都难以维持。
由于IEEE的大部分会议都在美国举行,因此对于其他国家的会员来说,除了会费以外,还要承担高昂的差旅费用。而且,可能签证还是一个风险。虽然IEEE有义务帮助每一位参会者取得签证,但是对于是否能拿到签证,没有任何保证。2004年11月的奥兰多会议是一次对WAPI提案很关键的会议,然而中国代表团的所有技术人员却被莫名其妙地拒签了。
“如果说我国标准在ISO内国际化的门槛是1米的话,那通过IEEE达到国际化的门槛至少是5米,甚至10米。”WAPI内部的这位分析人士说,“而且,公司体制的IEEE和国家成员体体制的ISO指定标准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一样的。公司代表考虑更多的是商业利益,而国家成员体考虑全社会的多方需求,特别是公共信息安全和消费者利益保护等。”
IEEE公关:设计针对WAPI的路线图
WAPI冲击国际标准进程中,与IEEE关系最为“剑拔弩张”的是法兰克福会议,为了抗议WAPI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中国代表团撤出会场。据悉,此后IEEE方面的代表多次联络,表示只要中方同意参与IEEE运作,对方就不会再阻挠WAPI标准的通过。
“IEEE正在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希望以WAPI为范例,将我国自主创新的标准和技术纳入IEEE流程内。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只能是中国创新标准被封杀。”WAPI内部的这位分析人士说,“如果WAPI创下这个先例,就好比挖下了一个陷阱。只要中国相关技术标准涉及美国IEEE标准领域,就将由其决定命运。”
当IEEE“吞并”WAPI的设想破灭,一次次提出的建议到了WAPI方面“厌烦”的程度。另外一个令WAPI阵营非常担心的迹象出现了:IEEE标准委员会计划在中国召开更多的会议,并与关键组织、行业、政府机构建立联系。
并且,在去年底,IEEE标准委员会秘书处的年终报告中提道:“IEEE要在中国设立办公室,与关键标准和行业组织进行联络,鼓励中国相关技术提交到IEEE。”
这就不难理解4月25日的研讨会为什么引起了WAPI阵营的警觉。
“对方企图通过这些公关活动,来瓦解WAPI阵营,至少给别的国家成员体留下这种印象,似乎中国已经准备接受IEEE的标准了。这是对方的路线图。”WAPI的这位内部人士说。
■新闻缘起
对于全力冲刺国际标准的无线安全技术标准(WAPI)来说,五一长假前的这一周将会非常关键。四月二十五日,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选择在北京召开一次标准研讨会。参会的名单展示了一个“强悍”的阵容:该协会主席赖特率领,包括协会执行董事、协会标准委员会主席等。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有关通信领域的标准制定情况。三月七日,在国际标准组织一次投票中,该协会研制的技术标准击败了我国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据本报四月二十四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