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企业员工质量演讲比赛于11月28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行各业54家企业的82支代表队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或个人感悟,饱含激情地发表了关于质量的演讲。选手们在演讲中反映出的企业高度重视质量、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令人钦佩和感动。然而作为一个质量专业工作者,作为演讲比赛的初始策划者之一,回顾演讲内容,在感动和钦佩之余,心头却隐隐地感到些许遗憾。
遗憾之一是演讲中反映出的一些企业员工对于质量的认识和秉承的质量观念的局限性。为了表现企业对质量的重视,很多选手列举了企业面对质量问题时的态度,但绝大多数选手举出的质量问题都是“不合格”,没有反映出现代质量概念所包含的丰富内涵。符合标准、符合规范,达到合格水平,只是对产品质量最低的要求,对于处于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现代企业,仅有“合格”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实现顾客满意,并遵守法律法规,力争节能环保,都是现代“质量”必须承载的使命。质量不仅仅是免于不良,更意味着给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带给世界美好、方便、舒适、文明、时尚的体验,突破、创新,引导市场,满足顾客未来的需求,是现代质量合理的内涵。
遗憾之二是一些企业解决质量问题的科学方法的缺失。很多选手在演讲中引用了自己企业中为保证质量、提高质量所发生的感人故事,但这些故事大多体现的是员工个人或团队为质量所做出的牺牲、奉献。如,孩子高烧顾不上、自己不适仍坚持工作、父母年迈没时间照顾等等。无疑,认真、敬业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但质量管理更应该是科学的、以人为本的。人类在长期的质量实践中,已经总结提炼出了数据说话、员工活性化,卓越绩效、ISO9000、六西格玛等许多科学而有效的质量工作程序和工具、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质量工具方法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必不可少。但在企业的演讲中,却鲜有反映。这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质量实践的水平,先进的质量理念、方法还远未被广大企业员工所熟悉、掌握。2009年中国质协受工信部委托所作的“全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结果也表明,尽管我国企业进口了很多先进设备,投入很多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但企业应用先进质量方法的程度还很低,与世界发达国家优秀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思虑着两点遗憾,便油然而生出一种紧迫感。一是更感觉到国家、企业和广大质量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理念教育,员工质量观念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质量水平。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应作为21世纪国家和企业的历史责任;二是更希望我国企业充分认识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巨大潜力,投身到推广先进质量方法的活动中来,扎扎实实地推动先进质量技术方法的应用,在享用人类智慧成果的基础上,提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切实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质量是需要付出的,但质量更是时尚的、科学的、文明的。质量之花,应该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