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第一、创一流”,“人一之、我十之”讲得好,并且也是这样做的。海西需要检验检疫,离不开检验检疫的优质服务。这一点在去年危机重重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我们从心里感到,有这样一支队伍,福建幸甚!企业幸甚!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
“人一之,我十之。”
“单项争第一,综合创一流,努力打造口岸强局和服务海西发展示范局。”
2008年11月,福建检验检疫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他们以一种“坐不起、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团结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海西建设大潮中去,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前进。
海西腾飞,海西作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沟通上下,团结左右,真招实招,强力帮扶,彰显了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忠诚履职,保安全促发展的决心与气魄。
关键词一 海西
——2009年5月,促成国家质检总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同举行“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第三次联席会议”,在国家部委支持海西发展新一轮行动中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009年9月,福建省检验检疫协会与台湾两岸安全水产委员会签署“闽台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流备忘录”。这也是当时两岸签署的首份涉台检验检疫工作备忘录。
——2009年12月,福建检验检疫局涉台检验检疫标准法规研究中心正式启用。
——2010年9月,第三届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研讨会在闽举行并达成六点共识。
该局局长高玉潮指出,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西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何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作用,在一系列重点领域推进检验检疫政策措施先行先试,促进两岸合作共赢,是福建检验检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福建检验检疫人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二 保安全和风险管理
——2010年2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业务工作质量的意见》。
——2009年3月,印发《“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方案》。
——2009年9月,组织百家闽企联合签订“进出口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书”,倡议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诚信至上”,认真履行“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突如其来,福建检验检疫人迅速集结,依法依规、科学防控,迅速构筑起严密的“海、陆、空”立体防控网,检疫措施从严、从紧、从细,口岸防控有力、有序、有效,严守国门,保一方平安,在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
——2010年3月,印发《“质量提升”活动方案》。
——2010年8月,印发《强化一线人员业务培训百日行动方案》。
高玉潮指出,加强管理、提升业务工作质量,全面提高检验检疫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一项重要、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正如王岐山副总理所强调的“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我们认真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和风险分析,始终把保安全放在首位,把保证业务工作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和口岸检疫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丝毫不敢松懈。
关键词三 促发展
2008年12月,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迅速行动、积极应对,把全局工作重心放在帮扶企业应对危机、扩大产品出口上来,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后派出8个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充分了解企业的困难,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紧急研究制定《强力帮扶企业共渡难关16项措施》,决心举全局之力,围绕“降、快、促、先、优”,最大限度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围绕“降”,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支出;
——突出“快”,最大限度加快通关放行速度;
——着力“促”,最大限度促进企业扩大产品出口;
——用好“先”,最大限度先行先试监管模式改革;
——强化“优”,最大限度做到优质服务。
高玉潮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很多企业步履维艰。我们甘当企业的朋友、政府的参谋,将强力帮扶企业共渡难关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并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业务细节、各个服务环节。只要企业有需求,就要有回应;只要企业有困难,就要主动地服务好。
关键词四 大通关
——2009年1月1日,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制度在福建省全面实施。
——2009年10月,与黑龙江检验检疫局签署《关于共同促进福建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合作备忘录》。
——2010年8月,与江西检验检疫局签署《关于进口大宗资源性矿产品检验监管合作协议》。
——2010年9月15日,福建江西跨省区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制度正式实施。
——2010年11月4日,《闽湘两省全面实施跨省区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和区域通关协作备忘录》正式签署,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在闽湘两省实施跨省区不同关、检区间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和区域通关模式。
高玉潮指出,口岸通、海西通,口岸兴、海西兴。我们十分注意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检验检疫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以直通式放行为核心,积极推进区域通关建设,实现物流无缝对接,提高区域整体通关效率,做大、做强海西港口群,使福建口岸成为服务周边和中西部等内陆省份货物进出的便捷通道。
关键词五 大质量
——2008年12月,与厦门检验检疫局签署《保增长 促出口工作合作备忘录》。
——2009年8月,与武警福建边防总队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联系配合支持海西经济发展的合作备忘录》。
——2009年9月,与龙岩市政府召开联席会,并发布《全面支持龙岩老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2010年6月,与福建省质监局、厦门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0年9月,印发《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2010年9月,与莆田市政府签署“关于建立莆田市出口鞋类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莆田鞋业发展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启动出口鞋类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2010年10月,与福建省质监局、厦门检验检疫局签署印发《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高玉潮指出,积极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是国家质检总局年初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做好这项工作的目的还在于加快推进建立以“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大质量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全社会提升质量意识、重视产品质量、关心质量工作,把福建省进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服务海西经济跨越发展。
“五项承诺”、“五点共识”、“五个带头”,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大声地喊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彰显了他们治局理政,打造强有力领导班子的决心和气魄。
关键词六 “五项承诺”、“五点共识”、“五个带头”
——2008年11月,福建检验检疫局新党组首次党组会即研究布置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工作,向全局干部职工郑重做出“五项承诺”,即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维护团结,促进和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继承发展;遵纪守规,廉洁自律。要求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动接受干部职工监督。
——在“五项承诺”的基础上,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同时达成“五点共识”,即目标定位要高,研究工作要深,沟通工作要勤,落实力度要大,廉政建设要严。表示要高标准、严要求,党组成员带头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对各单位“一把手”提出“四个一定”的要求,即一定要有特别好的品德,做到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一定要有特别高的标准,做到坚持不懈改革创新、工作争创一流;一定要有特别严的要求,做到组织纪律严明、廉洁自律严格;一定要有特别实的作风,做到党组部署有落实、各项工作见实效。
——2010年4月,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从自身做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向全局系统做出廉洁自律“五个带头”的郑重承诺,即带头不买官卖官,不跑风漏气;带头拒收礼金、有价证券和有效支付凭证;带头不介绍个人或单位参与基建工程和政府采购招投标;带头倡导健康向上的“八小时以外”生活;带头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高玉潮指出,局党组的自身建设,直接关系和影响全局系统各级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事业的科学发展。这些承诺和共识的形成,旨在深入贯彻中央和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有关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做起,发挥表率作用,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切实推进科学发展,努力在全局系统形成干事兴业的正确导向,营造“人心思稳、人心思和、人心思上”的良好氛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工作合力。
“人一之,我十之”、“单项争第一,综合创一流”。狠抓绩效,从严治检,彰显了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以人为本,打造国检铁军的决心与气魄。
关键词七 “单项争第一、综合创一流”和绩效管理
2010年6月,重新修订《绩效考评办法》出台。与以往相比,新《办法》立足求新、求实、求准,通篇贯穿“单项争第一、综合创一流,努力打造口岸业务强局和服务海西示范局”的目标要求,更加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呈现七个方面的特点:
——坚持一票否决原则;
——把握“争第一、创一流”主线;
——突出管理效能;
——指标量化重点突出;
——考评方式简便易行;
——考评责任明确到位;
——考评结果严格应用。
高玉潮指出,绩效考评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下气力推进“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在于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在于治庸治懒,治理不作为、乱作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坚持“干好干坏不一样,出事不出事不一样”,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带动全局系统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引导干部职工干事兴业、争创佳绩。一旦发生工作质量事故,即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安全底线。注重抓落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埋头苦干,抓一件事、成一件事,在全局系统形成“人人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保证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八 “人一之,我十之”和创先争优
——对内倡导一种价值观,即家和万事兴;一种理念,即“人一之,我十之”和“单项争第一、综合创一流,努力打造口岸业务强局和服务海西示范局”。
——对外加强“融合、整合、联合”,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
——2010年4月,印发《旅检通道管理礼仪建设实施方案》。
——2010年5月,印发《窗口建设实施方案》。
——2010年6月,召开福建检验检疫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
——2010年6月,印发《福建检验检疫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2010年7月,印发《中共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关于在全局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
——2010年10月,与厦门检验检疫局、福建省质监局首次联合组队,参加福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并获2金、1银、1铜等4枚奖牌好成绩。
高玉潮指出,质量是本,文化是魂。福建检验检疫文化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一脉相承。我们要求规范基本礼仪和岗位礼仪,确保工作交往活动中行为规范,为建设一支廉洁高效富有生机活力的队伍提供保障;对内团结融合、风正气顺,对外加强协作、和谐共进、和谐共赢;坚持做到思想重视、行动坚决、方法科学、工作扎实,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促进福建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和海西建设再上新台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布机构、上项目,抓建设,强基础,彰显了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抢抓机遇,全面提升,推进事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决心和气魄。
关键词九 科技支撑
——2009年11月,全国首个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在莆田检验检疫局揭牌。
——2010年6月,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2010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研发“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鉴定检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并签订项目承办协议。
——2008年12月,与厦门检验检疫局签订《科技合作共建协议》。
——2009年8月,印发《关于加快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意见》。
高玉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检验检疫科技工作形势既喜人又逼人,机遇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必须扬鞭奋蹄、不断前进,只有通过不懈努力,福建检验检疫科技事业才能枝繁叶茂、再上一层楼。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探索科技发展规律,认真研究福建检验检疫局科技工作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切实将科技工作与福建检验检疫中心工作、与事关长远发展的目标联系起来,巩固科技工作基础,提升科技工作能力,为促进引领发展、科学履职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十 抓建设
——2009年2月,龙岩市政府承诺出资2500万元建设龙岩检验检疫局国家矿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2010年8月,国家矿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项目经龙岩市政府批准立项。
——2009年9月,福清检验检疫局福清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泉州检验检疫局泉州出口加工区办事处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立,机构规格为副处级。
——2009年11月,三明检验检疫局综合实验楼获国家质检总局立项批复。
——2009年12月,福建检验检疫局信息中心获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后正式运行。
——2010年3月,莆田检验检疫局仙游办事处揭牌成立。
——2010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福建检验检疫局综合检测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7月,中编办批复同意泉州检验检疫局整合升格为副厅级机构。
——2010年8月,福建检验检疫局平潭办事处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立,机构规格为正处级。这也是平潭综合实验区获准设立的第一家中央驻闽单位。
——2010年11月,福州检验检疫局长乐办事处综合实验楼奠基开工。
高玉潮表示,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福建开始驶入历史性大发展的快车道。福建检验检疫局底子薄、基础差、编制紧、任务重,必须抢抓机遇,科学设置机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事业发展保障实力。
“你们赶上了发展的好时机!”今年4月王岐山副总理考察福建检验检疫工作时亲切勉励说。该局局长高玉潮表示,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抢抓海西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主动站位,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务实进取,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努力促进福建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