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市某科技公司行政人员小李把佳能41墨盒给一个在中关村鼎好商城楼下收墨盒的人时,收墨盒的报出了30元钱的“高价”,并说这个墨盒已经被做过手脚了。小李当时一愣:“什么,刚从喷墨打印机里拿出的墨盒,你竟然说已经被做过手脚。”带着几分疑惑,他最后没有卖。
过了没几天,他在中关村太平洋商城下碰到了另外一个收墨盒的人,收墨盒的说,只能给20元,也说这个已经被做过了,最后收墨盒的勉强把价格涨到25元。虽然依旧没有卖,但是小李已经怀疑:我的墨盒是全新正品吗?真的被人动了手脚吗?
虽然怀疑这些墨盒是假冒产品,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小李最终还是将这几个墨盒以40元的单价成交给回收者。他所不知道的是,这几个墨盒很有可能再次回到自己手中,而且是以“全新原装正品”的名义。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像这样被“高价”回收的硒鼓墨盒,经过翻新之后,再次被“高价”出售,形成了一条从回收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样的产业链,竟然还伴随着超高的利润,成为整个打印耗材行业公开的秘密。
活跃的“马路游击队”
“高价回收硒鼓墨盒”,天桥上、马路边、地铁旁……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8个字随时都会映入你的眼帘。为啥这些平时在消费者眼中一文不值的废旧硒鼓墨盒,会有人“高价”回收呢?回收之后,它们又会被用来干什么呢?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似乎每个与IT(信息产业)相关的角落,都有他们的影子。在北京,当然属中关村的IT最火。这里回收硒鼓墨盒的人也最多,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他们身边的地上一般都放着一块硬纸板,上书“高价回收硒鼓、墨盒”,其中“高价”二字字体格外的大,很是醒目。
11月14日,记者假称是一个公司的文员,拿着一个废旧的墨盒,与其中的一个回收人员做起了“生意”。
看完记者手中的墨盒,这位回收者很熟练地报了一个价格:30元。看到他的老练,记者很是诧异,于是不解地问道:为啥这个墨盒这么便宜?“型号越新价格就会越高,划得厉害的就是废品了,一般不收。”听到记者询问,这位摊主就向记者讲起了其中的奥妙:“你这个墨盒属于前几年出的产品,只值这个价格。如果你能给我最新型号的产品,价格上会高一些。”
听了这位摊主的介绍,记者立即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我是公司负责打印产品采购和处理的人员,如果有批量的产品,是不是在价格上可以更加照顾一些?”
听说有大生意可做,这位摊主来了精神头,向记者“卖弄”起来:“量大的话自然还可以商量。而且不同品牌的价格也不一样,惠普、佳能的稍微要高点。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的墨盒是原装的话,价格就高,如果非原装的价格要低一些。”
11月的北京,不时刮起的北风,让人感受到阵阵寒意。这样的天气里,这位摊主的生意有些冷清。他似乎也非常愿意钓上记者这条“大鱼”。细聊之下,记者才发现这位自称姓吴的摊主还是自己的老乡。
“我们买的时候,别人都告诉我是正规的品牌货,怎么会不是原装的呢?”有了老乡的那层关系,吴先生也似乎多了几分兴致:“正规的品牌货也不一定是原装的,除非你能确认买到的百分百是正品。”
“这些硒鼓墨盒你们回收以后,是不是也有可能变成‘正品’?”记者问道。“回收以后当然要变成品牌产业才能赚钱。其实我们赚的只是小头,大头都是给老板赚了,他们有设备来翻新,最后又用更高的价格卖给人家,我们回收一个也就能赚几块钱。”吴某说。
“照这么说,你们还不是终端,那到底谁是背后的老板啊?”听到记者问起背后的“老板”,吴某开始警觉起来,表示他只负责将回收的硒鼓墨盒交给别人,至于最后这些硒鼓墨盒怎么销售,他并不负责。
记者随后与一些回收人员交谈后发现,他们背后都有“带头大哥”。原来这些负责回收的人员,只是处于整个食物链的底层。通常情况下,他们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马路游击队”。
工序简单的暴利生意
既然吴某不愿意透露“老板”的行踪,记者只好另辟蹊径。随后,记者来到了中关村著名的海龙商场,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询问了一款相同型号墨盒的价格,发现不同门店的销售价格存在不小差异。
在一家号称最为正宗的某品牌专卖店,记者向店长表示了对价格差异的不解。“那些便宜的很多都是翻新的,你怎么能买,我们这里是得到授权的正宗品牌店,价格自然要高些,但质量有保证。”店长陈先生说。
陈先生告诉记者,回收的硒鼓墨盒翻新,已经是打印耗材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他介绍说,墨盒造假工序很简单,制假者只需购买墨盒灌注设备、打印头清洗设备、芯片解码设备。然后将回收的废弃硒鼓与墨盒进行简单清洗,就可让它们看起来跟新的一样。接着是灌入自制墨水,通过注墨孔将墨水或墨粉注入,再贴上假商标,配上假包装,从外表看很难鉴别真假。制造假冒墨盒的产业分工已细分到包装盒、防伪标贴制作、印刷、剪裁等各个流程,最后再流向市场。据了解,回收墨盒的利润高达300%。
硒鼓墨盒的“翻新”真的有如此之“好”?记者随后向一位业内人士进行了求证,这位供职于某国际知名电子企业(该企业也生产打印机和墨盒)的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回收的硒鼓墨盒主要有两种制作方法,分别是“回收翻新”和“开模制作”。回收翻新就是在回收的原装硒鼓和墨盒内里面加入碳粉或墨汁,然后当作新耗材销售;开模制作则是用仿制的模具加工生产假冒耗材,投入风险大,所以“开模制作”采用得较少,目前采用的造假方式就是“回收翻新”,其实就是“旧瓶装假酒”。
而整个“翻新”过程相当简单,有清洗、翻新、重装3个环节。只要墨盒的电路板和喷嘴完好,清洗后翻新就相对简单,充上价廉质低的墨或粉后,再贴上假冒商标与包装,“正版原装”的墨盒、硒鼓就造出来了,然后再以原价卖出去。
这个利润可想而知,翻新的成本不过一二十元,再加上前期的回收成本,合计不会超过五六十元,但翻新后可以与原装耗材同价销售,最低都可以卖到100多元,一些品牌甚至可以卖到四五百元到上千元。“高额利润是打印耗材造假翻新存在的最大原因。他们将回收来的墨盒,填装墨粉当正品卖出去,利润实在是很大。”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专业委员会专职副会长龚滨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年消耗的打印耗材组件达6000万个左右。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原装、通用、假冒耗材三者的比例大约为5∶1∶4,假冒耗材占领了4成市场。
正规回收渠道不畅
记者了解到,被路边商贩回收的耗材通常会进入没有名称、没有厂房、没有正规的生产流程甚至连台正规的设备都没有的小加工厂,然后被黑工厂灌粉灌墨。
对于它们来说,黑工厂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当被灌粉、墨之后,这些耗材就堂而皇之地换上黑工厂为其打造的“嫁衣”,摆进电脑城橱窗里面,继续冒充全新原装耗材。再过一段时间,这些耗材又会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回收者,然后进入黑工厂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龚滨良表示,目前打印耗材的“回收”和“再制造”,是整个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存在正规渠道缺失、标准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使得一些人能够利用监管漏洞,从事不法回收工作,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据介绍,在国外打印耗材的回收和再制造已经非常成熟,不仅一些大公司和企业都会去进行回收,而且在超市门口都有回收的箱子和相应的处理中心,使得回收的产品非常易处理。但是在我国,由于正规回收渠道的不畅,结果导致了“马路游击队”的横行。
另一方面,则是再生耗材或者说打印耗材的再制造在我国发展极为缓慢,也导致整个打印耗材回收处理的不当。“我们现在最大的困惑是,我国打印耗材再生资源严重不足,需要依赖进口。在国外,对于再生打印耗材,有着很多正规的供应商,大部分耗材都可以再生,再生资源非常丰富。”龚滨良说,“如果谁能将‘马路游击队’改造成‘正规军’,那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据了解,由于宣传到位,目前美国原装耗材市场份额为55%,再生耗材占45%。
赛迪顾问分析师曹然曾认为,要想真正实现绿色打印,首先是标准先行。标准的制定应更多着眼于环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改变一次性原装耗材垄断市场的现状,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其次,建立正规回收体系。市场混乱的背后是正规回收渠道的缺乏。回收体系要有责任人,可以是耗材厂商,也可以是政府部门。此外,就是改变消费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对一次性打印耗材的依赖,选择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据悉,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对于打印耗材在环保、政府采购、限制垄断等多方面都有一系列法规标准。1994年,美国就把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和激光打印机的硒鼓再生利用写入“环保法”中,规定联邦政府机构必须使用再生耗材。2002年,欧盟议会通过的“电子垃圾”法案中规定,打印机生产商不得在自己品牌的打印墨盒中加入芯片,禁止打印机生产商以任何方法强迫消费者购买指定品牌的打印墨盒,以减少因一次性墨盒的大量使用和废旧墨盒无法及时回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我国都应该大力发展再生耗材。”龚滨良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有关再生耗材的两个国家标准正在制定当中。同时,上海市已经出台了再生耗材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国走在前列的地区。随着国家对再制造业的重视和一系列标准法规的出台,相信再生耗材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