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广东东莞市质监局“十一五”发展之路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图为今年10月东莞市召开的首届市政府质量奖颁奖暨质量强市工作会议会场。

  “这些年,东莞的产业调整、转型带来的变化离不开名牌带动、技术标准战略及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这些推动了东莞外源型经济向内外源经济并重转变。”广东东莞市副市长邓志广说起东莞市的质监工作,言语中充满了肯定。

  “无论是名牌带动战略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技术标准战略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跨越;无论是帮扶外向型企业向内源型转变,还是加强技术机构建设提升支撑和保障能力,都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东莞一些名优企业老板对东莞市质监局服务企业的评价。

  名牌战略带动转型升级

  东莞市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成效,可以从一组数字的变化中看出来。

  目前,全市有18个“中国名牌产品”,106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全市名牌企业实现名牌产品销售额400多亿元,比5年前增长一倍,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的经济发展起步于“三来一补”,曾诞生我国首家对外来料加工企业,创新出“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众多世界知名企业的进驻促进了东莞的经济繁荣,外资企业占了当地的80%,逐步形成了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发生根本变化,加工贸易利润空间急剧萎缩,使得东莞原先得天独厚的优势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品牌缺乏,以贴牌加工为主的东莞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严竣的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和区域竞争压力。

  由于东莞市的经济结构过分依赖外源型经济,使内源型经济发展滞后,这种经济“短脚”现象,使东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从地区发展的角度看,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选择;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是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东莞市的领导对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深刻认识。

  几年来,为进一步加大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市委、市政府又先后颁发了7个鼓励发展争创名牌的政策及配套和鼓励措施文件。一方面,表明东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决心;另一方面,从政府的层面上体现推进名牌带动战略的力度。在名牌奖励方面,市、镇两级财政用于名牌带动战略的奖励总额已超过亿元。

  这些扶持和培育名牌的政策犹如火种,不仅点燃了全市企业争创名牌的热情,而且也为正在思考如何围绕名牌战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各镇和相关部门送去了“灵感”。

  东莞市各区、镇也参照市委、市政府鼓励发展名牌的7个文件,出台了相关的激励办法。这枚点燃名牌之光的“火种”已成燎原之势,重质量、创品牌的良好氛围已在东莞形成。虎门镇为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尤其是中国名牌,对获得中国名牌、广东省名牌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15万元;大朗镇结合其名牌发展状况,重点鼓励企业先积极争创省名牌,对获得中国名牌、广东省名牌的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

  目前,全市有25个镇街制定了名牌奖励措施,其中10个镇街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标准在50万元以上。一些镇还优先给予资源要素保障和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科研立项、财政贴息、检验通关、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

  几年来,东莞市质监局以稳定全市的产品质量为基础,以提升产品质量为目标,将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名牌带动战略的“主力军”作用,在推动政企联动、提升名牌集群优势和带动效应方面成效显著。

  一是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了全市产业竞争力,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许多企业荣获名牌后,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创税能力、利润、出口量、出口额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平均每家企业的销售额增加2~4成,有的甚至翻倍增长,显示出良好的品牌效应,名牌称号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二是名牌企业带动了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推进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大中型企业,具有相当的规模优势,品牌知名度大,市场占有率高,充分体现了在行业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据统计,东莞石龙电子信息、大朗毛织、虎门纺织服装、大岭山家具等八大支柱产业获得名牌数量占全部名牌总数的近70%,产业集群效应非常明显。

  三是带动了全市外贸出口的增长。比如,2003年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的激光视盘机取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当年出口量增长了141%,出口额增长了125%,名牌带动战略工作成效十分明显。

  东莞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

  技术标准战略推动转型升级

  目前,东莞市企事业单位共参与217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拥有1个国家级分技术委员会(SC)、12个工作组和两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处。2006年以来,全市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216家,采标产品442个,产品总值超400亿元,采标产品数年平均增长率达22%。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描述的是前些年东莞在全球电脑制造业拥有的重要地位。东莞市因制造业发达,成为世界加工基地。

  然而,靠“三来一补”成长的东莞制造不是扎根本土的植物,而像一根根竹竿,插得容易拔走也快。一旦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升高,产业资本就会掉头而去另觅低处。

  起步于制造、发达于制造、扬名于制造的东莞今天却充满了忧患意识,忧患的也恰恰在于制造。

  这种忧患表现在,引进的外企规模越来越大,引进的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加工的产品越来越高端,但是与外商合作的形式越来越简单——局限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参与国际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低,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而东莞本土的产业成长空间受到挤压,大多以贴牌加工为主,未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尤其在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上处于落后地位,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

  这种“双边缘化”的现象,使东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东莞不能再单纯追求GDP速度,重要的是质的提升,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只有将“东莞制造”转向“东莞创造”,才能实现经济结构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经济并重发展的转变。

  东莞必须转型,已成不争的事实;东莞转型难度大,也是各界的高度共识。以技术标准战略推动外源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并举发展转变,使传统的“东莞模式”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2007年,为推进专利技术尽快转化为技术标准,实现产业调整升级,市政府出台了《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工程实施办法》。一方面,决定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突破口,以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全市技术标准战略的研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建立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的相互促进转化机制,推动外源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并举发展转变;另一方面,对每主导制定一项国际标准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对每主导制定一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分别奖励50万、30万、10万元。该办法的推出,使一些企业纷纷把技术标准战略放在了突出位置,推动了企业由单纯被动的执行标准向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标准转变。

  此项政策推出表明,东莞市为加速外源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并举发展转变,已把技术标准战略放在了突出位置。

  近年来,东莞市质监局无论推动企业争取国际“话语权”,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还是推动企业将专利技术标准化,抢占行业“制高点”,主导国家、行业和联盟标准的制定,都使全市技术标准战略亮点纷呈。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覆铜板的出口型高科技企业。为推进专利技术尽快转化为技术标准,实现产业调整升级,在东莞市质监局推行的“技术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影响下,该公司致力于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技术标准战略的推动下,该公司主导制定的两项无铅环保印制电路板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印制电路行业标准化工作零的突破,打破了以往该类产品国际标准由欧、美、日三强垄断的局面,填补了我国该行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空白,同时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可以降低整体的社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两年前,正当珠三角为产业转型升级,急需“腾笼换鸟”,各城市把目光锁定在市场前景大的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产业之时,在东莞市质监局的帮助下,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将LED创新技术标准化,用技术标准手段争取“话语权”,使该企业成为广东省《LED路灯》地方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同时也使企业参与到《道路照明用LED路灯》和《LED装饰灯》的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为东莞LED照明产业抢占市场先机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东莞LED照明产业链初步形成,全市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应用的企业已有50多家,去年年销售收入总额16.5亿元。

  随着企业自主创新力度的加大,如何将新兴产业创新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是有效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措施。两年来,东莞市质监局将企业聚集在一起,把企业的11个“独门绝技”转化为“联盟标准”,不仅填补了产品在国家、行业标准方面的空白,提高了技术标准战略的有效性,而且推动了产业集群不断聚集壮大,呈现骨干企业群体效应。东莞虎门镇信息传输电子线缆行业在该局的推动下,通过“联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统一了企业生产技术,节约了生产成本,优化了企业的发展环境,从而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不仅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而且提升了虎门镇信息传输线缆企业的竞争力。在“联盟标准”的带动下,目前该镇的信息传输线缆产业年产值超过150亿元,占据国内20%以上的份额,成为国内信息传输电子线缆行业的制造基地。

  几年来,在技术标准战略的推动下,东莞正逐步建立起国际、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次的技术标准体系,从而掌握行业的话语权,实现外源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并举发展转变。

  技术机构支撑转型升级

  几年来,东莞市各级政府用于技术机构建设的资金支持超过两亿元,该市已拥有7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质检站。

  东莞建起了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支撑,以省级质检站为基础的技术机构检验网络,不仅使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实现了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变,而且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为解决东莞加工贸易利润空间急剧萎缩的问题,在广东省质监局大力支持下,东莞市质监局紧贴地方经济建设,以当地产业资源为依托,以地方政府支持为基础,积极配合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国家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站的技术机构建设。

  为推动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东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东莞急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政府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从而提高技术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几年来,东莞市质监局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在立项、资金筹措、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随着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实现了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变,东莞市的质监工作也真正融入到了经济发展主战场。

  首先是发挥国家信息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技术优势,创建产业联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政府公共检测平台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东莞的信息传输线缆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集群正朝着规模越来越大、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区域布局越来越广的方向发展。东莞市质监局为使信息传输线缆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推动“国家信息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科研院及龙头电缆企业,组建了信息传输线缆产、学、研创新联盟,破解行业发展共性难题。国家中心作为政府公共检测平台,承担了联盟内计量检定校准、检测技术、认证及标准化3个事业群的创建工作,推动电线电缆行业的转型升级。在围绕信息传输线缆领域中所面临的“安全环保、标准检测与节能减排一体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取得突破。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线缆产品及线缆成套设备,形成若干的行业技术标准和一系列的技术专利,为信息传输线缆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自主核心技术的支持,全面提升线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发挥国家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采取检验和科研并重,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为了更好地、全方位地服务于产业发展,东莞市质监局将国家中心的发展定位为研究型的检测机构。根据定位,国家中心高度重视科研能力建设,通过科研来带动业务,通过科研来提升检验能力,通过科研来提高地位、树立品牌,努力把国家中心建设成为集检测与科研于一体的机构,以便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目前,已参与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项目,发表了国内外学术论文30多篇,申报国家质检总局的3项科技项目全部获得批准。

  再次是发挥国家中心的桥梁作用,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国家中心能力建设。在国家中心建设过程中,该局大力支持国家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学术交流、业务开拓等方面形成共同推进意向开展技术合作,以此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加人才储备,实现关键检测技术的突破。在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中,双方建立起的信息技术射频识别(RFID)联合实验室,填补了全省质监部门RFID技术产品研究、测试技术研究、标准跟踪及测试平台搭建的空白,对于推动RFID产业的研发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省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进程中,“国家信息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从生产链管理、市场准入、研发创新和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服务,在其周围集聚了一批中外知名企业,如韩国三星、香港伟易达、台湾金宝,以及国内的步步高、勤上光电等一批知名企业。

  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加大,技术机构检测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东莞的质监工作已真正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之中。

  “五个转变”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东莞市质监局党组根据省质监局确立的全省质监工作要“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从管产品向管企业转变、从面面俱到向突出重点转变、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从技术机构检测能力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的要求,全面推动全市质监工作的“五个转变”,从而提高质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

  今年以来,该局认识到,在监管人力不足的前提下,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质量安全监管,成为质监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通过“五个转变”,监管和服务的有效性才能切实提高,才能得到群众、社会的充分认可。

  为此,东莞市质监局在“十二五”规划中更加明确和深化了实施质量强市和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为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高水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一是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作用,服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着重突出开展质量强市活动,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突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服务自主创新;突出打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服务改善民生;突出保障“三大安全”,服务重点领域改革,突出创新机制体制,从而实现东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

  二是积极开展质量强市活动,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根据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部署,将加强质量技术检测服务,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和执法打假力度,督促企业积极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质量工作机制,使全市质量水平达到本省领先水平。

  三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着力改善民生。加强自身职能工作,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监管体系,确保食品、特种设备和重点产品质量“三大安全”,增强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四是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支持节能减排。努力提升能源计量工作水平,建设完善的公共计量检测平台,建立和健全市计量监管体系,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配合全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东莞市质监局在“十二五”规划中更加明确了质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是加强质量工作,继续落实以质取胜、以质兴检战略。通过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开展产品质量指标研究,建立健全以质量竞争力指数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力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完善质量状况分析制度,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强化质量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全民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选择一批高质量、高效益、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以名牌产品为支持的优势企业。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引导企业提升质量、优化管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使一批重点企业的质量管理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二是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规划,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加快先进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开发、专利共享,制定和采用含有共享专利技术的企业标准,争取研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主动权;通过加强标准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鼓励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通过强化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标准实施的跟踪机制,加大对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生产许可等工作中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

  三是建设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自主创新。在产品质量检测平台方面,支持其申报国家及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室;鼓励参与国际检验检测市场竞争,树立国内外检验检测同行知名“品牌”;力争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承担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在国内形成明显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在科研管理方面,以科研项目为拉动,鼓励技术人员搞研究、出成果;积极参与政府在检测技术、产品标准化、安全监管等方面的科研立项。

  四是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管的行政责任体系,落实企业负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建立产品质量监管信息系统,推行监督抽查警示通报制度和稽查案件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系统,实行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管理;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制度和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巡查制度、明察暗访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机制;研究制定东莞市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快速处理机制。

  目前,涌动全市的质量强市活动,必将给东莞经济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带来更深刻的变化,成为东莞经济健康发展的加速器。

作者:沈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