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岛港区是营口港规划发展中的一个大型深水泊位区。2009年5月,仙人岛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建设完毕并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一类口岸。仙人岛原油码头开埠一年多以来,鲅鱼圈检验检疫局始终坚持严格把关、高效服务,年轻的检验检疫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码头的健康发展,在烈日下、寒夜里、风浪中圆满完成了一次次把关鉴定任务,用忠诚、责任和汗水筑起了——
仙人岛位于辽东半岛西岸,这里具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沈阳经济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的“区位优势”,在国务院批准的沈阳经济区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
为了配合仙人岛30万吨原油码头准时开埠,鲅鱼圈检验检疫局本着“早介入、早把关、早服务”的原则,做了大量周密的前期准备工作。专门成立了服务保障小组,事先对开展仙人岛港区原油检验鉴定工作必备的条件做了详细调查和科学论证。制定了周密的原油计量培训计划,并由主管局长带队到辽宁检验检疫局鉴定处考察学习,到兄弟检验检疫局实地跟船作业学习交流进口原油检验鉴定工作经验和做法。
2009年6月16日,装载13万吨南巴轻质原油的利比里亚籍油船“前奏”号驶入仙人岛码头,标志着营口港仙人岛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开埠投产。鲅鱼圈检验检疫局鉴定人员从18时一直忙碌到凌晨2时,历时8个小时圆满完成了船舱计量、扦取样品、岸罐的计量和管线的测试工作。鲅鱼圈检验检疫局副局长于效群不无感慨地说:“为了这8个小时,我们整整准备了8个月”。披星戴月踏上归途的鉴定人员尽管都已精疲力竭,又困又乏,但是心里却洋溢着无比的兴奋和喜悦,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原油是国家多年进口的大宗货种,货值高、数量大。为了履行好检验检疫工作职责,维护好企业和国家利益,鲅鱼圈检验检疫局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鉴定人员的业务水平,每一名鉴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2010年5月9日,来自安哥拉孟洛哥港,装载124652吨(950233桶)南巴轻质原油M.T.“OVERSEAS TANABE”轮卸货完毕。在首次计量时,鉴定人员发现该轮在采用装货港的密度和当时测得的各项数据后,毛重短重数量较大。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鲅鱼圈检验检疫局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现场立即召开了业务骨干参加的情况分析会议,结合局实验室采样分析的密度,经过反复核算,最终确认该轮短重761吨(5941桶),短重率达6.1‰,创了仙人岛原油码头自开埠以来的最大短重率。鲅鱼圈检验检疫局将该轮的短重情况立即通知了收货公司———辽宁华锦集团,并及时出具了鉴定证书。据此,辽宁华锦集团成功索赔人民币305万元
截至目前,仙人岛码头共查出原油短重3船次,重量2306.8吨,货值141.5万美元。
鲅鱼圈检验检疫局鉴定科只有10个人,面对异常繁重的检验鉴定任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每个人都毫无怨言,舍小家顾大家,用青春和汗水把检徽擦拭得更加闪亮。为了提高通关速度和服务质量,鉴定科确定了“宁让人等船、不让船等人”的工作原则,实行365天上岗和24小时全天候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9年获得辽宁省“雷锋号”殊荣,塑造了国门卫士的良好形象。
仙人岛港区的一期原油罐区为华锦集团罐区和营口港五公司保税罐区。华锦集团罐区是临时原油储备罐,营口港五公司为保税和生产型罐区。由于两个罐区共用管线多,增加了混油的风险,也给管线置换带来了困难。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难题,该局鉴定科会同罐区作业人员,实地查勘、精心测量、核算库区内分管线的长度,又制定了原油风险控制和提前置换管线的工作预案,既避免了不同品质的原油混油,又加快了卸货速度。
2010年3月20日,满载30万吨级原油船“橄榄树”号顺利靠泊仙人岛30万吨原油码头,这是迄今为止营口港靠泊的最大船舶,也是鲅鱼圈检验检疫局所检验的最大的船舶。首次接卸超大的油轮,港方和收货人均面临空前的压力。鲅鱼圈检验检疫局急企业之所急,第一时间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在鉴定人员的计量和核算下,进行了提前置换管线,为该轮的快速、顺利接卸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企业的赞誉。
2010年9月,辽宁检验检疫局为服务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着力打造政策扶持链、通关便捷链、质量安全链和信息支持链,鲅鱼圈检验检疫局鉴定科通过改革观测方式,自主编写软件快速计算等方式压缩了鉴定工作时限,节省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该局严格落实进口原油品质检验费调整规定,收费标准由货物总值的1.5‰调整为每吨0.10元,仅此一项,今年前10个月就为企业节省检验费用1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