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当前棉花质量监督工作,山西省纤维检验局认真履行职责,采取三项措施,打好棉花质量监管攻坚战。
一是实地走访,跟踪检查,密切关注棉花质量动态。早在9月中旬,山西省纤维检验局通过在棉花收购加工经营场所张贴通告、发放宣传资料、登门走访等方式,大力宣传《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棉花加工资格认定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宣传收购者、加工者、销售者的责任义务。10月份以来,组织了15名执法人员在运城市主要产棉县开展棉花质量监督检查,检查了盐湖区、永济市、临猗县、新绛等9个县230余家棉花收购加工厂。执法人员对收购加工超水棉、混等混级、异性纤维等质量问题进行查处,有效遏制了非法加工行为。
二是掌握实情,主动汇报,争取政府与相关部门支持。10月中旬,山西省纤维检验局以《关于整治棉花非法收购加工行为的紧急请示》积极向山西省质监局汇报实情,引起省局领导高度重视。省质监局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加强棉花质量监管和打假工作的紧急通知》(晋质监局发[2010]388号),落实打假责任制,要求各产棉区的质监部门对本辖区内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监督覆盖面要达到100%,确保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的质量问题。同时向山西省发改委、山西省工商局发出了《关于运城市棉花市场和质量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争取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三是部门联动,落实责任,开展棉花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山西省纤维检验局认真领会中纤局、山西省质监局近期连续下发的关于棉花质量监督工作文件的精神实质,成立专门的棉花监督工作小组与运城各市县质监部门密切配合,掀起棉花打假专项整治高潮,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查处利用回收管道掺杂棉短绒、僵瓣棉、不孕籽回收棉以及掺盐、掺滑石粉等行为,加大了对收购加工超水棉、不排除异性纤维、混等混级等问题的查处力度,切实保证棉花收购加工质量,促进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