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全国下架,太极出招虚实相加,召回与拒赔同在,近来引起不少诟病,一时间太极集团成了无社会责任、无道德、无良心的三无企业。
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保全公司颜面,昨日太极不再静观其变而以脱兔之速,六小时内连发八篇声明,以雷霆之势坚称“服用曲美是安全的”,“曲美是符合国家相关销售与医药标准的”,同时历数了太极公益投入证明其“是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据了解,在太极集团官网上,一篇《关于曲美安全性的申明》一文中,太极集团详细介绍了曲美在中国的使用及安全监测情况,重申“曲美是2000年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的准字号药品,是合法生产的正规药品。在中国上市长达10年,不良反应仅为口干、便秘等,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在中国按说明书服用曲美均是安全有效”。同时表示曲美只适合部分人使用。
在另一篇 《太极集团勇担社会责任》一文中,太极集团非常罕见地历数了1998年到2010年间其对社会公益的投入,并称”成立17年来,太极集团累计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上亿元”。
……
然而这样就能挽救太极于水火之中,改变公众对太极的指责了吗?
北京一律师在微薄中表露了对太极集团不提赔偿事宜,只自我标榜的行为表示了反感,并发起了集体诉讼的倡议。
此前,成都一李姓消费者更是表示自己吃了曲美减肥胶囊出现了心慌等症状,表示或将因此起诉太极集团。
而据消息报道,今日一些“类曲美”产品也开始陆续下架,然而“类曲美”生产厂家却效仿太极集团,一概不予赔偿。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太极集团仅发布了召回通知,却未表示无条件召回,也没表露愿意拿出责任心对消费者负责,另一方面是太极集团今年销售缩水4000万,占有公司销售收入的0.8%,明年如果不能推出新产品,曲美下架后,公司利润缩水将达到1.5亿,同时同行生产厂家都紧盯着太极老大的态度,按兵不动,闭口不谈赔偿事宜,太极集团,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发八文,反而不会收到力挽狂澜的作用,相反会致企业形象更加捉襟见肘。
在笔者看来,虽然从太极“召回门”到“拒赔门”,折射出国内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的缺失。但这都是外在的因素,伴着国内销售市场日渐成熟,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在意的是企业的诚信负责的品牌形象,而非政府的监管力度是否能打击伪劣。如果曲美或“类曲美”起诉多,政府也必然会拿曲美动刀,以警其他保健企业。
在国内这种消费习惯与观点也要求企业自主自愿表现上责任感来,遇到事后,退避三舍,自私逃避的企业只会让消费者不信任甚至反感。
作为以生产中成非处方药为主的上市公司,其实,太极集团早就知道曲美存在着风险,因为早在2008年,美国FDA就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警告美国消费者不要购买含有西布曲明等有害物质的28种减肥药,在相关名单中来自中国的曲美等减肥药就占到19种。
作为太极集团的“奶牛” ,曲美类产品被指不到售价的5%,而曲美上市10年,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惊人的利润回报,早已为太极集团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国内某医药企业区域经理李先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坦承,国内减肥药的利润回报一般是按倍计算。有资料显示在销量开始下滑的2007年,太极集团在曲美方面的广告投放额高达1.5亿元,而曲美当年全部的销售额也有3亿元多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太极“拒赔门”,新华社昨日也发文称 “按照我国现行的药品管理法,企业“不予赔偿”或许有着自己堂而皇之的说辞。但是,这一情况并不等于企业可以完全卸责,更不代表要让消费者单独承担医学风险”。
而笔者认为,既然太极集团不可逃脱被起诉的风险,则更应当主动承担起责任,真正为服用曲美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消费者买单,这样比连发八篇声明来挽救企业形象要来的实惠的多,也将对太极集团售后开拓更大的保健品市场做好铺垫,比明星代言更加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