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通过标准化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省政府有战略规划,省质监局有工作措施,各部门协同配合,充分调动了企业、社区、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紧紧围绕节能减排、服务业等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热点领域,使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在联盟标准、社区服务标准等领域有所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着眼山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
“十一五”开始后,山东省质监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部署,着眼山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山东省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03项,制修订地方标准1680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9个;承担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13家,开展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393家;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标准化示范试点成效显著,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
营造政策环境
完善工作机制
2006年,省政府发布了《山东省“十一五”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为全省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对标准化工作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战略规划,目前已有16个市和15个县(市、区)出台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和支持政策。
2007年,省质监局与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印发了“十一五”节能标准发展规划、单位产品能源限额编制通则以及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年,省质监局与省发改委等多部门建立了山东省服务业标准化协调推进制度,与省环保局共同出台环保标准体系框架和环保地方标准目录,制定标准的实施方案。目前,山东省已逐步形成了质监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所侧重、密切配合的标准化工作新机制。
自2007年起,省质监局与有关部门联合组建了山东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一系列分技术委员会。截至目前,山东省拥有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3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1个。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依托,推动标准实施和试点项目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工作运转模式。
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标准体系
服务业相对滞后是我省产业结构中的突出问题。山东省服务标准化以省政府确定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信息咨询、旅游文化等生活服务业为重点,批准发布服务业地方标准198项,为全省服务业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实施效果十分明显的包括《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系列地方标准,《城市公共供水服务规范》、《城镇供热服务规范》、《城镇燃气供应服务规范》等11项公共服务的地方标准以及《气瓶用电子标签标识规范》和《汽车用压缩天然气自动充装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等化学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地方标准,还包括《物流采购服务质量规范》、《物流常温仓储服务规范》等7项地方标准,以及较好保护了鲁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0个鲁菜系列地方标准。
177项节能标准涵盖能耗限额、用能设备节能运行、建筑节能、节能监测、节能管理、节能产品与设施技术、综合基础类和其他标准,初步建立起山东省节能地方标准体系,技术指标国内领先。环境保护标准包括由《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33项地方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以及正在编制的《发酵酒精酿造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控制标准》、《冶炼废渣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6项地方环境标准,初步满足了山东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要求。
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成立了8个农业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批准发布农业地方标准635项,农业地方规范1146项,制定了32项不同植物的GAP实施指南并广泛实施,其中的两项上升为国家标准并完成审查。这些标准为山东的农业标准化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提供了可靠保证。
为引导以联盟标准为纽带的企业联盟,省质监局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行业的意见,制定了《山东省联盟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已立项12项联盟标准制定计划,其中梁山挂车、临沂复合肥料等已完成联盟标准体系框架设计,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联盟标准、平邑县纱线针织劳保手套产品的联盟标准已发布实施。有14项联盟标准正在立项审查中。
推进标准实施
促进结构调整
省质监局精心选择基础良好、态度积极、前景广阔的单位开展标准化项目试点工作。通过济南阳光大姐服务公司承担的家政服务试点,全面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和家政服务质量。全省推广了“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地+标准化”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先后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23个,其中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4个,已建成的示范区内农民每人年均增收1000元。
“十一五”前4年,山东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了18.51%,完成“十一五”目标的82.39%,其中节能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较国家标准最高加严了两倍,全省每年可减排化学需氧量6.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5.3万吨;2002年至2009年山东省GDP年均上升13%,造纸产量增加一倍,化学需氧量却年均下降了19.3%,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继续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项目961个,企业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工作基础进一步提高。全省工业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9341个,采标标志产品1654个。省质监局组织有关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积极申报国家标准项目、国家标准科研项目和标准创新项目,努力推动全省企业参与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工作。海信集团有限公司《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处理芯片》等两项标准获得两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这是全国率先获一等奖的企业标准。
2007年建成的省标准馆,负责国内外标准信息的收集、整理、查询、研究和传播,目前馆藏标准达40多万件;图书保有量20多万册,位居全国前列。标准馆在全国率先建设了标准信息网,点击率已突破百万,会员单位近3000家,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依托标准馆,不断完善TBT通报等数据库,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活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