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科技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实验室也不仅仅是检验检疫技术把关的基础和核心,更是检验检疫系统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想着河北检验检疫局局长程方关于科技的发展思路,笔者走进了河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该局的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生物检测实验室和棉花检测实验室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澄清事件本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升商品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殊时期 特殊担当
2008年9月11日。河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紧急受命:承担配合警方进行疑似三聚氰胺添加物样品的技术检测任务。
程方局长要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具准确无误的检测报告!要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然而,警方提交的检样,除了原奶和奶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名称、不明成分的饲料、添加剂和提取物。
“处置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动用技术人员和技术储备较多、耗时较长、任务艰巨的多学科攻关”。该局技术中心主任段文仲说,从牛奶和奶粉的检测、假牛奶配方的剖析,到三聚氰胺添加物筛查等,涉及食品工艺学、化学、物理学、免疫学、色谱学、质谱学等多学科。
而在此过程中,该局技术中心不辱使命,连克五道难关:一是创新检测思路,在借鉴已有的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同时,使用添加回收、平行样品实验、质谱确证等保障手段,攻克了没有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和标准的难关;二是充分利用三聚氰胺明确的理化性质和现有实验室条件,采用中性、酸性溶解度试验和晶体形态等感官鉴别手段,对每一个样品进行筛查鉴别,再利用现代化仪器设备进行定性定量,做到了既保护精密仪器又保证分类检测的准确性,攻克了基体不明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难题;三是突破残留检测常规,采用分级稀释、检测方法对照验证等措施,攻克了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问题;四是通过加强相关研究与相关检测衔接,攻克了样品量大、任务急等难关;五是追根溯源,弄清了碳酸氢胺中含有三聚氰胺的真相,找出了出口欧盟裹衣花生中三聚氰胺超标的原因,制定了碳酸氢胺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据统计,自2008年9月11日至11月10日的60天里,河北检验检疫局领导科学决策、靠前指挥,技术中心三个科室、22名技术人员、价值7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始终未停。他们先后拿出了1970多个不同基体的样品、4000多个检测数据,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妥善处置和公安部门快速侦破案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受到了国务院联合调查组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扬。
练兵千日 用兵千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体现了该局技术中心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担当。而“练兵千日、用兵千日”则是该局技术中心的日常写照。
“实验室是我们的战场,更是我们的练兵场。”据段文仲介绍,近年来,在检测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该局技术中心大力实施“以研带培、以研带训”等举措,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以郭春海、连素梅、刘锦瑞、刘道亮、马育松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骨干为中坚力量的科技团队,以及他们的科研制标成果和科技论文已经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艾连峰、吕红英、王朝华、孙晓霞、窦彩云等一批高学历人才,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仅5年时间,先后在荷兰、德国、美国分析化学领域及美国AOAC权威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篇,并全被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
实验室在练出精兵强将的同时,也练出了科研制标的奇迹和快速提升的检测实力。他们先后攻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和硝基咪唑残留检测、食品中苏丹(红)I、苏丹(红)II、苏丹(红)III、苏丹(红)IV检测等21项国家标准及10多项行业标准,完成了“去除盐酸水解植物蛋白中氯丙醇的工艺研究”、“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常用助剂的迁移规律研究及相关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两项,《流式细胞仪检测食品中细菌总数研究》等课题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的鉴定,在国内外权威期刊或学报发表论文50多篇。
今年,该局技术中心深入开展了“实验室暨检验检疫科室能力达标”、“检测工作整顿”和“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力求在研发能力、仪器设备使用、科技人才培养和支撑保障作用等方面再有新突破、新发展、新跨越。前不久,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田向利在参加了河北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后说:“技术先进、设备精良,队伍过硬、管理严密、业绩突出,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当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展现了独特的风采,维护了河北的声誉,不愧为我省的经济卫士!”
检校联手 服务发展
现在,“关税壁垒”已被“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取代,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面对严峻的形势,河北检验检疫局先后实施了两项对策: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实验室建设、科研制标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第一要务,先后投入3.6亿元,为该局技术中心实验室装备了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85台套;二是创新技术储备思路,走检校合作新路子,将高校的理论和人力资源优势与检验检疫的检测设备和一线实践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按照“强强联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原则,该局技术中心先后与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高校成了该局技术中心人才培养、知识更新、科研开发与智力支持的基地;技术中心成了高校本科生实习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及科研合作基地;高校聘任该局技术中心专家担任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合作培养研究生;技术中心为双方合作研究项目提供设备、场地和服务,并聘任高校教授为兼职顾问;高校根据技术中心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技术中心则为高校承担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进出口贸易及检验检疫实务等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
检校合作,终于结出了硕果。2009年,该局食品安全科与高校共合作完成了22个科研项目、3篇学术论文,其中《牛奶和动物组织中15种磺胺残留量的测定》成功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的测定》修订了国家标准,完善了国家重点产业的产品检测方法;《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乳品及动物组织中氯氰碘柳胺残留量》被美国《色谱科学》录用,并引起强烈学术反响。《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常用助剂的迁移规律研究及相关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科技成果即将应用于指导生产,成为促进并提升包装产业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