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青岛市质量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该市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工业总产值22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利税总额1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8%。青岛市副市长胡绍军这样评价: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青岛市逐步走出了一条培育名牌产品、发展品牌企业、壮大品牌经济、打造品牌城市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80年代,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青岛牌彩色电视机等11个产品,在青岛市工业系统开展的争创“青岛金花”活动中脱颖而出。上世纪90年代,在突出发展品牌经济政策引导下,“青岛金花”成长为以青岛海尔、海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品牌企业。如今,随着质量兴市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青岛市已经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两个、中国名牌产品68个、中国驰名商标22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5个、山东名牌产品27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49个、山东省服务名牌50个,由名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名优产业构成的品牌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据悉,青岛市90%的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纺织服装、装备制造、食品化工、轻工产品等行业。下一步,该市将重点加大对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船舶集装箱产业的名牌培育创建力度。在培育工业产品的同时,青岛市拓展品牌创建领域,把质量意识、品牌观念引入到服务和政务领域,创建了“情满旅途”等一批服务品牌。至此,青岛市已形成了一条由工业品牌到服务品牌、政务品牌,进而聚集形成品牌城市的发展道路。
即墨市形成了以即发集团为龙头,以红领、雪达、好事中等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为骨干,1000多家中小企业为基础的针织服装产业集群。黄岛区着力培育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港口物流、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等产业集群。家电电子产业形成了以海尔、海信等品牌企业为龙头、150多家各类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产业格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被确定为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省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青岛市质监局局长王殿章在总结该市质量工作时,说了这样一番话:“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带动了宏观质量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以提升标准水平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增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名牌创建为中心的品牌城市建设提升了城市核心竞争力;以产品质量为代表的青岛制造树立了城市良好形象;以塑造‘青岛质量文化’为基础的全民质量意识不断增强。”
2009年,青岛市将5市8区政府纳入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范围,进一步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大质量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几年来,青岛市政府用于质量建设、资助和奖励的资金累计已达5亿多元。随着质量工作外部环境和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工作特色更加鲜明。
在城市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青岛市政府不忘构建公共平台,提供技术支撑。该市着眼于区、市技术机构“满足当地基本需要(特别是食品)、体现地方产业特色”和市级技术机构“国内领先、可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建立健全了区(市)级食品实验室,全市累计建设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全市检验检测覆盖率比2006年前提高了34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