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徐金记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新的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新办法突破了原有的一维分类管理模式,明确了两个管理对象(产品、企业),确立了“企业分类+产品风险分级”的二维监管理念,突出主动监管和动态监管,真正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监管为主,检验为辅”方向的转移,大大提升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新办法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将分类管理与贸易便利化挂钩,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地提升产品质量,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分类管理工作整体情况
在上海地区出口分类管理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上海检验检疫局迅速成立了多级推进组织,积极开展摸底调查和专家研讨,加快制订操作性好、针对性强的配套工作文件。形成了以我局分类管理实施细则为核心,企业分类评定规范、日常监督检查规范和产品风险分级评定规范为支撑的分类管理文件体系,尤其是在系统内率先制订出企业监督检查系列规范。
我局充分利用已有的监管成果和信息,加紧对辖区原有的分类企业进行相应转换,保证出口分类管理工作平稳过渡。截至2010年8月底,上海地区纳入出口产品分类管理体系的企业共有3027家,其中一类管理企业186家,二类管理企业1517家,三类管理企业1324家。
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
我局结合上海地区实际,及时汇总分析,逐步总结出一些具有自身特点的操作经验。
一是全局动员,多层次推进。我局专门设立了以局领导班子为主要成员的分类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主管领导组成的分类管理工作小组,全面保证业务协调和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充分利用专家队伍,以点带面开展工作。在出口分类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局注重挖掘既有丰富业务经验又有创新管理思维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并通过骨干们的榜样作用,全面带动出口分类管理工作走向深入。
三是举行现场评审,统一评定标准。我局利用第二批一类企业现场评审的机会,抽调各分支机构的业务骨干进行机构间的一类企业现场互评。通过参与兄弟机构的企业评审,让业务骨干们有了充分交流、探讨的平台,使各分支机构有了借鉴和参考的对象,保证了我局分类管理工作的评判尺度更趋于统一、规范,有利于检验监管工作的长远、科学发展。
四是联合地方政府,强化宣传培训。新办法实施至今,我局累计开展对外培训300余次,培训的企业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累计达到5000余人次。
对检验监管工作的认识和感想
新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检验资源不足与日益增长的检验需求之间的矛盾,使检验检疫部门将有限的资源用在真正需要的监管工作中。这是数十年检验把关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在改革的进程中,笔者也对进出口产品检验监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我局出口分类管理的推进、宣传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的一致好评。地方政府、商委和出口企业不约而同地称赞新办法“讲科学、有实效”,在当今的外贸形势下亟须出台更多这样的部门规章。欣喜之余,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出口检验监管工作要继续深化,检验检疫机构不能仅仅将目光落在“法检产品”一隅,非法检产品中存在更多的“高风险”产品,不打破“目录”这个框框,出口检验监管工作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应该放在产品是否存在风险以及如何控制风险上,而不是简单地以“法检目录”作为我们是否实施检验监管的依据。
二是结合实际,注重实效。首先,建立新的检验监管制度体系要结合产品的实际,深入研究进出口产品的潜在风险,进而控制风险;要结合当前外贸形势发展的实际,把握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找到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要结合检验检疫机构工作能力的实际,在现有的检验资源配置下,通过建章立制、科学分析、控制风险等一系列手段将质量把关的职能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其次,改革要注重实效。要让一线检验员从观念、做法上真正实现“重点转移”,让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舆论切实感受到我们的作用和价值。
三是变革求新,举一反三。与出口产品相比,进口产品更加关系到国内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和使用安全,进口产品如何做好风险控制,也是检验检疫机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此外,近年来我们对出口非洲新兴市场国家的产品实施装运前检验,出口产品批批检验、监装,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可是效果差强人意。对这些产品的装运前检验,我们是否也可以引入风险控制的理念和分类管理的手段,减少无效投入,提升检验监管效率,同样是值得检验检疫机构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