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1996年,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把“增强全民质量意识”作为质量振兴的目标之一。经过近15年的普及,“人人关心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观念已逐步深入民心、深入社会。2010年是实施《质量振兴纲要》的收官之年。通过近15年的大力推动,厦门市“质量兴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新的拓展,“以质取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09年,随着同安、翔安两区启动“质量兴区”活动,厦门市6个行政区划全部开展了“质量兴区”活动,坚持“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已经形成社会共识,有力促进了区域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
厦门市质监局局长郭勇毅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厦门市高举质量振兴大旗,确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品牌带动、社会互动”工作思路,“质量兴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得到新拓展。各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质量兴区”活动作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成立了以区长或者分管区长为组长、有关部门和街镇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印发了“质量兴区”活动方案,确立“质量兴区”活动与本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与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及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与建立政府质量责任制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结合的“三结合”指导思想,树立了“大质量”理念,提出了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内的目标任务。先后3次获得全国“质量兴市(县、区)”先进单位的思明区召开“质量兴区”表彰会,启动“质量兴区”绩效评价工作,湖里、集美、海沧3个区继续深化“质量兴区”活动;同安、翔安两区专门明确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的职责,形成社会互动局面。
郭勇毅表示,“质量立区”活动,是厦门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区域性质量振兴活动,对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实现质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全社会质量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去年,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市、区两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坚持“以质取胜”,不断深化“质量兴区”活动,密集出台了各种质量政策帮扶企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为企业减负达到15亿元。
此外,各区也纷纷加大扶持品牌、质量兴区奖励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海沧区30万元高额重奖“福建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全国创下最高水平,思明区调高“福建名牌产品”奖励金额,同安区新增“厦门优质品牌”奖励政策。2009年市、区两级政府对品牌企业的奖励高达1079万元。这些都为企业增强质量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最终渡过难关起到了关键性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在厦门市质监局的积极推动下,厦门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分工协作,着力开展了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在内的整治规范行动,共同推进“质量兴区”活动,区域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思明区位居“2009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16位;集美区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区”;鼓浪屿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火炬高新区位列全国高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第4名。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各产业标准化程度日益上升,企业打造品牌的积极性高涨。截至目前,全市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约有200多项,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160多项。据调查,2009年厦门大中型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产值达到了1225亿元,占总产值比重达48%。全市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19项、福建名牌产品172项、厦门优质品牌153项。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获得了首届福建省质量奖。厦门市质量奖也将在厦门烟草工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中产生。2009年,名牌产品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进一步上升,达到38.3%,名牌企业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质量竞争力指数明显提升。
今年,厦门市质监局结合建立大质量大品牌工作机制以及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继续深化质量振兴活动,全面推动落实政府的质量工作责任制,扩大“质量兴区”绩效评价范围,完善“质量兴市”绩效评估与激励制度,大力推广卓越管理模式,全面推动“以质取胜”理念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