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中检集团安徽公司发展检验业务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历史的坐标,给了我们回望的起点。1993年,安徽商检公司(中检安徽公司前身)成立,开始了创业的征程。在这17年的历程中,公司克服人手不足、机构变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以改革促发展,以管理提效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2007年,公司检验收入300万元,2008年达到600万元,2009年1100万元,2010年又有新的突破,先后荣获中检集团先进单位、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安徽检验检疫局先进单位称号,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骄人业绩。

  1993年,公司成立之初仅寥寥数人,主要开展商品委托检验和公证鉴定工作。1999年“三检合一”后,公司积极开拓南美市场,逐渐形成了矿产品检验、水尺鉴重和卫生处理业务相结合的格局。2007年,安徽商检公司与安徽评审中心重组为中检集团安徽公司。公司成立时,面对着重组后的许多难题,一方面,公司原有在编人员大部分回到安徽检验检疫局,导致检验和管理人员奇缺,影响传统业务开展;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竞争加剧,急待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务。公司领导冷静应对,决定以合并为契机,重新整合部门、岗位、人员,理顺关系,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人才,增强检验实力,同时大力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聘请资深专家,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ISO17020标准制定程序指导书,一次性通过了17020审核,为全面拓展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重组前,国外业务主要集中于南美铜精矿检验,国内业务主要服务于铜陵有色等两家大企业,业务面窄。为拓展业务,公司领导立足国内,主动出击,遍访省内各进出口公司、大型企业,通报信息,争取业务。2009年,粗铜产品从《法检目录》内剔出,检验市场全面放开,最初的几个月,没有一笔粗铜检验业务。当获悉北京某公司需要检验铜产品时,公司立即开会研究商讨报价及检验事宜,连续3天加班拿出颇具竞争力的方案,赴京与客户恳谈,客户被诚意和效率感动,一次与公司签署了10万吨铜产品检验协议书。为确保检验成功,公司遴选了权威专业实验室,购置了高质量的取样设备,选调了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检验员,随身携带重达百斤的取样设备,严格按流程往返各地港口仓库取样,认真检验,顺利完成了任务,受到好评。

  自17020体系运行以来,公司结合实际,设计了质量手册补充件,使检验项目有章可循,还制定了检验人员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实行奖罚以及日常管理各项制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2008年,公司在集团内部首创了月报工作总结制度,要求检验人员对当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对公司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养成关心公司发展的习惯。2009年,又在此基础上,要求在外实施检验人员将每天的检验情况和现场照片按照公司统一的日志格式发回公司,以便了解检验现场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这一做法目前已在集团公司广泛推广。2009年,在COTECNA针对地方公司检验照片程序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中,安徽分公司唯一做到了100%符合要求,“质量第一”的理念已在公司化为自觉的行动。

  为做好国外装港矿产品检验和监管工作,公司始终坚持“服务第一”的方针,如货物更换船只,理应由客户通知公司,但公司始终注意把工作做在前面,随时掌握信息,及时告知客户。2008年,安徽省遭受50年一遇的雪灾,交通受阻,而港口白云石急待检验装船,检验人员冒雪步行4个小时穿越交通受阻的雪地,赶到现场,完成了装船检验业务。公司一贯注重业务培训工作,一有新项目和新要求,即召集相关人员集中培训,了解程序和要求,统一尺度,不断提高检验人员业务水平,还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客户了解现场工作质量。此外,公司还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不断充实新鲜血液,保持了公司持续旺盛的发展势头。

作者:郝向东 刘勇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