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瞿素芬看来,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的成败,关键在一个“公”字。只有将把提供公共服务和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技术机构的首要任务,才能使技术机构真正走向注重发展内涵,追求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回望“十一五”,浙江省质监系统在加强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国家质检中心22家,省级质检中心71家,产业覆盖面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与全省约60%的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联建共用,面向产业开放实验室,资源集聚度和服务开放性显著提高;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被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重要部分,2006~2009年,全系统累计获得各级政府支持资金6.39亿元,土地约45公顷。
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浙江省质监系统转变观念,加快推动技术机构科学发展的不懈努力。瞿素芬告诉记者,该局将“为政府履职提供技术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社会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作为技术机构主要职责,逐步扭转了技术机构原有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经济总量的粗放式发展观念。通过努力,技术机构已逐步由承接单一检测任务向提供质量风险预警、质量诊断提升等综合性服务转变。
瞿素芬认为,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的“公”字特征,决定了政府必须通过公共产品的供给来弥补市场失灵,政府投入和支持是建设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保障。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越来越体现为一个综合和开放的创新体系,仅靠检测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很难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为此,该局积极探索建立平台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坚持发挥质监技术机构的核心作用,注重与政府、社会等各类资源联合集聚,提高资源效能和服务水平。2008年,该局与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共同推动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省标准化研究院与省质检院联合牵头建设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省特检院以筹建国家高速电梯质检中心为契机,联合省计量院、浙大、中国计量学院以及西子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打造高速电梯“产、学、研、检”一体化的科技创新载体。截至目前,在省政府已启动建设的44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质监技术机构为主或参与建设的已有26个,累计获得资金支持近两亿元,在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瞿素芬看来,要做好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的“公”字文章,就必须按照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技术检测机构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浙江局经过探索和实践,确立了“产业转升助推器、企业发展服务器、科技创新孵化器”的技术机构发展目标,突出发挥检测公共服务平台5项服务功能,即承担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全过程中的各种试验、分析,开展质量改进咨询;进行产业质量动态分析,加强产业质量的分析与研究;承担标准制修订和信息服务,带动产业标准水平整体提升;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加强跟踪研究和预警;开展产业亟须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从2008年开始,全省质监系统开展了“千家企业质量帮扶活动”,为企业送检测、送咨询、送培训、送标准、送安全,受到企业的大力欢迎。
“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经济、社会和政府转型的关键时期。瞿素芬坚信,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必将大有可为,为浙江转型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