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就“金浩茶油事件”,向社会作出回应时指出,浸出工艺不会造成油脂中苯并(a)芘(一种已发现的200多种多环芳烃中最主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苯并(a)芘列入2A类致癌物)超标。
今年8月下旬以来,金浩茶油被曝出苯并(a)芘超标,国内最大茶油生产企业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公众强烈质疑。而这一事件的曝光,也引发了公众对食用油尤其是浸出油安全问题的关注。
针对“金浩茶油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一问题,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召集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进行研讨分析。这些专家包括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刘元法,河南工业大学教授谷克仁、刘玉兰,武汉工业学院教授刘大川、何东平,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研究员周丽凤,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周伯川、冉萍,中粮集团教授级高工刘世鹏,中国农机院油脂所研究员李子明、相海等。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专家团提出了以下看法和意见:油茶籽油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木本食用植物油,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历史,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许多医书都记载了油茶籽油的食药双重功能。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类似,油酸含量高达80%~83%,比橄榄油含量还高,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多酚类的活性物质。可以说,油茶籽油是当今最优秀的食用植物油之一。茶油产业是我国油脂行业的特色产业,应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团分析后认为,造成油茶籽油苯并(a)芘超标的原因主要有原料不当的晾晒(如在沥青路面晾晒造成污染)、烘干(如烘干过程受到烟气污染)、炒籽时操作不当(如温度过高造成部分原料焦糊)等因素,绝非是油茶籽油本身固有的,也不是制油工艺缺陷和浸出制油方法造成的。世界上浸出法制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技术还是浸出溶剂,都在不断改善和提升。浸出制油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先进、安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油的制取。因此,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消费者,浸出工艺不会造成油脂中苯并(a)芘超标。
专家团指出,要解决成品油中苯并(a)芘超标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对毛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监测。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油脂中苯并(a)芘超标都不可怕,只要采用正确的精炼方法,如在脱色工序中添加适量活性炭,即可有效地除去油中的苯并(a)芘,使成品油中的苯并(a)芘含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油茶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