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数码相机市场上锂电池水货太多,消费者很难分辨。
●一些生产厂家将较低像素的相机通过内置软件进行处理后,图像可以达到较高像素的标准,比如将300万像素处理成500万像素,但经过处理的图像品质会受到损坏。
●专家指出,每种型号相机的技术指标不同。对消费者反映成像不清晰这类问题,不能简单地判定是不是质量问题。关键得对照《产品说明书》,看厂家的承诺与实际是否相符。只有厂家的承诺与实际不符时,才能判为质量不合格。
●数码相机作为技术性较强的产品,一旦出现故障,普通消费者很难看出究竟。所以,遇到需要更换主要零配件的情况,最好去有快修业务的维修站,当场看着维修人员替你更换零件,并要回更换下来的旧件,这样可预防小病大修。
●购买数码相机,像素不再是惟一的选择,电池寿命、能否自动对焦和相机存储照片数量的多少也非常重要。
水货电池防不胜防
怕就怕买了一部正牌相机,配的却是水货电池。
“数码相机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媒体摄影记者小宋对记者说。
小宋所说的问题主要是数码相机的锂电池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充电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到最后就根本充不上电了。小宋说:“我用了这么多年的数码相机,别的问题没发现,就是不停地需要更换电池,特烦。”小宋还告诉记者,国内市场上所有数码相机的电池都不是本品牌厂生产,而是向电池生产厂订货。同一家电池厂可能同时向几个品牌的相机生产企业供货。
其实,不管电池是由哪家厂子生产的,只要是相机出厂时原配的,一般质量都有保证。怕就怕买了一部正牌相机,却同时得了一块水货电池。
北京肖先生花近2000元买了部600像素的名牌数码相机,可用了才十几天就把他给烦死了。原来这部相机的电池三天两头需要充电,有时才充完电还没有几个小时,就又没电了。肖先生把相机送回商场,售货员说电池是水货,但不承认是自己卖出的,称自己卖的相机配的电池全是行货(正品)。
据知情人介绍,市面上一块锂电池一般卖三四百元,各销售点价格不同,同一品牌最大差价可达100多元。如果图便宜,几十元一块的电池市面上也有卖。价格相差太大的产品,质量肯定不同,但消费者很难凭肉眼判断。常常有销售者左手拿一块电池,右手拿一块电池,告诉你左手的是正品,要400元;右手的是水货,80元钱你就拿走。而实际上,很可能他左右手拿的,根本就是同一批货。
一般来说,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去大商场或专卖店,其消费风险相对要小得多。但知情人又说了,一些商场的数码柜台是外包给大经销商的,而商场对数码产品的加价率很高,有的会高达300%。所以,为提高利润率,商家可能用水货替代行货。还有的是商家虽然诚信经营,可是它内部的监控管理体制不健全,柜台的销售人员或店长为私利自己换了配件。
所以,业内人士提示消费者,正品的数码相机或者配件,都带有产品售后质保书。正规的经销商会在你购买产品的时候,将产品的序列号、发票号,以及购买日期认真填写到质保书上,并加盖公章,一式两份,请消费者签字确认,保留底单。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和商家均可凭质保单,一查到底。填写质保单的做法,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也对商家有利。比如前面提到的北京消费者肖先生新购数码相机中的水货电池到底从何而来,如果填写了质保单,一查便知。
另外,有人总结出了购买锂电池的“看、听、摸”三法。
一是“看”。正品电池的侧缝整齐光滑,而水货电池则显得粗糙,甚至有的表面都不平整。
二是“听”。用指甲弹上去,正品电池发出很脆的声音,证明里面是实心的,很紧,很硬。而水货电池则有空的声音,发飘,发软。
三是“摸”。用手捏电池,正品电池捏不动,而水货电池则可以。电池两面的文字非常清楚,正品电池摸上去,会有凹凸感,就像摸到人民币上的花纹那种感觉,水货电池则没有任何凹凸感,是平的。
“虚像素”蒙人
一些标称500万像素的相机,实际只有300万像素。
2003年第4季度和2005年10月,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次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抽查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浙江省部分城市和上海、西安、广州等地销售的数码相机,两次结果均有近40%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像素不够是问题之一。一些标称500万像素的相机,实际只有300万像素。
杭州消费者王先生购买了一部标称500万像素的国产数码相机,使用后却发现,自己的这款相机所拍的照片,要比其他500万像素的画质粗劣很多。咨询专家后,王先生得到的答复是:很有可能买了一部虚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所谓虚像素,就是厂家将较低像素的相机通过内置软件进行处理后,图像可以达到较高像素的标准,但是经过处理的图像品质就会受到损坏。也就是说,王先生的这部相机的实际像素可能只有300万,500万只是一个虚标的插值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插值数不得标称为数码相机的像素值。
据业内人士介绍,虚像素的问题比较普遍,国产和进口产品均有这种现象。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周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素够不够,消费者凭肉眼无法判断,只能通过专业性检测才能知晓。”
这两次抽查,还发现进口相机中约16%的产品没有设定中文菜单。据知情人士透露,进口厂家如果设置中文菜单,需要单独开发相应的中文软件,会提高研发成本。此外,一些进口产品还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对销往中国内地的产品使用低档的元器件,比如用成本更低的CMOS(可读写RAM芯片)替代CCD(感光合组件),而不进行相应的软件设计和升级。消费者买到这样的相机,花了钱却出不了高质量的照片。还有的进口相机闪光灯功率不足,达不到该具备的补光作用。
记者在北京市12365举报投诉中心看到,消费者对数码相机的投诉和咨询不少。
王先生反映,自己的数码相机偏色,成像不清楚。询问国家对冲出照片的清晰度是否有标准。
祁先生说自己的数码相机照不了夜景。只要是夜景照片,上面就会出现白点,问算不算相机质量问题,希望能检测。
张女士说自己买的数码相机包装盒上没有中文,销售方也没给开保修单。
李先生新买了一部名牌数码相机,可拍出的照片总带白斑。厂家说是这种型号的相机的通病,技术上无法解决,要他与经销商联系。而经销商又以不是质量问题为由不予退换。李先生希望通过国家认可的检测,以确定是否为质量问题。
举报投诉中心投诉办王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还没有数码相机的国家标准,而惟一的国家权威性检测机构即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又设在杭州,所以,在接到消费者投诉时,中心一般以调解为主,多数情况下,厂家会进行修理或更换部分零部件。
周刚告诉记者,每种型号的相机的技术指标不同,所以,对消费者反映成像不清晰这类问题,不能简单地判定是不是质量问题。关键是应对照《产品说明书》,看厂家的企业标准和承诺与实际是否相符。只有厂家的承诺与实际不符时,才能判为质量不合格。
据周刚介绍,《中国照相机行业自律条例》第二章第九条第六款规定:销售方在经销产品时,应严把产品质量关,供货方应主动向销售方出示国家授权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销售方不得销售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走私的非正常渠道的产品。为此,周刚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数码相机前,应查阅产品的检测报告,点击照相机杂志网(www.chinacam?鄄era.com.cn)即可查阅。
据周刚介绍,数码相机的检测项目共有30多项,每个项目收费都不低。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除接受厂家送检和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的市场抽检外,还接受法院和消协委托的检测。对法院和消协委托的检测,中心当作公益活动来做,如果是消费者出资,中心只象征性的收取很少的费用,一般200元左右。周刚还透露,数码相机国家标准正在报批中。目前,有一部行业标准(10362-2002数码相机标准),是2002年出台的。
相机维修令人怵头
维修价格太高、太乱,几乎每个维修站报出的价都不一样,让人心里没底。
小林花5000元买的数码相机用了才8个月就打不开了,送去维修站一看,说是主板坏了。因为在一年的保修期内,维修站给免费更换了主板。可是半年后,更换的主板又坏了。这次维修站说一年保修期已过,更换主板需要自费,得交1000多元。
小林觉得很冤。他说:“我的相机没摔过,也没进过水,用了不到一年主板就坏了。更不可理解的是,新更换的主板才用半年,怎么就过保修期了?而且,换一块主板要1000多元,比整部相机价格的1/3还多,也不知道要这么高的价,依据是什么。”
据业内专家介绍,《微型计算机商品“三包”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更换主要部件时,应当使用新的主要部件。更换后的主要部件“三包”有效期自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记录在维修记录的维修情况一栏中。”所以,小林应该据理力争,为自己更换的主板要求一年的保修期。
现在,一般数码相机的保修期均为一年。消费者普遍认为一年时间太短。因为多数人的相机并不是天天用,一年内出现故障的情况并不多。而一旦过了保修期,维修费用太高,又太乱,几乎每个维修站报出的价都不一样,让人心里没底。
据知情人透露,数码相机维修报价混乱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每个维修点的维修能力与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维修价格相差明显。
目前,一些国际知名大公司纷纷将自己的一部分维修业务外包出去,以便专心主营、降低成本。消费者维修数码相机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特约维修中心,二是经销商,三是私营的小型维修店。特约维修中心价格较高,但保险系数最大。私营维修店最没保障,像数码相机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果是关键部件的维修,最好不要到这种地方,怕就怕一个问题反复修,反复坏,甚至问题越来越大,原来好的部位也弄坏了。
据业内专业人士介绍,厂家的特约维修中心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厂家直属的维修站,管理比较规范,维修人员技术能力较强。第二类是由厂家授权的特约维修站,这类维修站的管理和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有非常好的,也有的很差。所以,消费者最好参考厂商主页上的不同维修点,选择一家规模较大、报价比较合理、给人感觉比较规范的维修站。
“维修人员说相机主板坏了,需要更换,叫我把相机留下,一周后来取。”谈起自己的一次维修经历,李先生是一脸的茫然。李先生说我就多问了一句“主板到底坏到什么程度,可不可以修理”,维修人员便很不耐烦:“告诉你也不明白,一周后来取就是了。”
的确,像数码相机这种技术性较强的产品,一旦出现故障,普通消费者很难看出究竟。送到维修站,被告知需要换这换那,一般也只好听人家的,很少能轮到自己拿主意。而数码相机三大核心元件:镜头、CCD传感器、主板,它们的价格差不多各占整机的1/3,难怪有人感叹数码相机买得起,修不起。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际上数码相机的维修惯例是给客户当场换上新配件,让客户能马上拿走。在国内,一些知名品牌也能提供快修服务,如佳能、奥林巴斯等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也就是说,遇到相机需要更换主要零配件的情况,消费者最好到有快修业务的维修站去,当场看着维修人员替你更换零件,并要回更换下来的旧件。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时、省事,又可预防一些不良维修人员故意夸大相机故障,小病大修。
别老拿像素说事儿
以前,人们认为数码相机像素越高就越好,像素几乎成了占领市场的筹码。其实,专家认为像素不是选购的惟一标准。
当前,数码相机已走出“像素至上”时代,消费者选购数码相机考虑的因素会更全面。以前,人们认为数码相机像素越高就越好,像素几乎成了人们选购的惟一标准。现在,随着人们对该产品认识的不断深入,像素已不再是惟一选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数码相机的电池寿命、能否自动对焦和它存储照片数量的多少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数码相机的生产者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强调新产品的像素数量,而把重点放在相机电池寿命、感光灵敏度、液晶显示屏以及图形处理引擎上了。
在国内市场上,家用数码相机500万~600万像素是主流,2000元以内能买到国际知名品牌。如去年10月上市的奥林巴斯FE-1200当时每部只卖1650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数码相机市场上,还是国外品牌唱主角,如尼康、索尼、奥林巴斯等,国产的有联想、爱国者等,但零部件仍是采用国外的。
专家提示,购买数码相机,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上的信息,不要轻信经销商的口头说明。还要注意相机的包装是否被拆过,并要从厂商网站上获得相机随机附件的原始型号和参数,以便查验。最后,还要注意数码相机是否盖有经销商印章的全国联保卡,或者打800电话查询相机的序列号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