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题工作组成员单位:
自2009年7月份以来,各专题工作组成员单位积极派员参与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的《银行业标准化体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研究工作,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为《框架》的构建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框架》已基本成型,拟于近期进行评审并发布实施。
为促进落实《框架》中提出的标准编制计划,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计划启动今明两年相关标准编制准备工作,要求各专题成员单位积极申报今明两年意向开展的标准编制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标准提出单位可以根据标准需求和现实情况对标准计划进行确认。
二、标准编制提倡主动承担,鼓励多家合作。标准编制承担单位的选择,在保证标准质量的条件下将优先考虑标准提出单位。
三、各专题工作组成员单位要根据《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征求意见清单》,结合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认真组织填写《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确认表》。对于意向承担的标准,要根据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具备条件(见附件),逐一确定标准的主要编制单位和主笔人,认真准备《拟编制标准草案样例》或《拟编制大纲》以及在主要编制单位成功应用的材料。
四、各专题工作组成员单位要将《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确认表》加盖单位部门公章,所有材料请于9月20日前反馈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附件:
1、《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征求意见清单》;
2、《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确认表》;
3、《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的确定条件》;
金标委秘书处联系人:李同勋 杨倩
电话:010-66195326 010-66194678
传真:010-66016450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二〇一〇年九月八日
附件1: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征求意见清单
----------2010年标准计划清单
序号 |
标准名称 |
提出单位 |
时间计划 |
1 |
银行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
金电公司 |
2010 |
2 |
银行业标准编码规范 |
建设银行 |
2010 |
3 |
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 第1部分:描述模型 |
农业银行 |
2010 |
4 |
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 第2部分:名称 |
农业银行 |
2010 |
5 |
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 第3部分:识别标识 |
农业银行 |
2010 |
6 |
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 第4部分:地址 |
农业银行 |
2010 |
7 |
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 第5部分:电话号码 |
农业银行 |
2010 |
8 |
商业银行人民币收付服务规范 |
中国人民银行 |
2010 |
9 |
电子支付工具分类及代码 |
金电公司 |
2010 |
10 |
电子支付数据元标准 |
金电公司 |
2010 |
11 |
基于INTERNET的网上支付交易模型及流程 |
金电公司 |
2010 |
12 |
基于INTERNET的网上支付报文结构及要素 |
金电公司 |
2010 |
13 |
银行卡术语规范 |
人民银行 |
2010 |
14 |
银行卡跨行差错处理操作指引 |
中国银联 |
2010 |
15 |
银行卡跨行公共支付报文标准 |
中国银联 |
2010 |
16 |
银行卡受理终端安全规范 |
中国银联 |
2010 |
17 |
第1部分:销售点终端(POS)安全规范 |
中国银联 |
2010 |
18 |
第2部分:银联卡受理信息系统安全规范 |
中国银联 |
2010 |
19 |
第3部分:自助终端安全规范 |
中国银联 |
2010 |
20 |
第4部分:ATM终端安全规范 |
中国银联 |
2010 |
21 |
第5部分:固定电话支付终端安全规范 |
中国银联 |
2010 |
22 |
第6部分:PIN输入设备安全规范 |
中国银联 |
2010 |
23 |
银联卡密钥安全管理规则 |
中国银联 |
2010 |
24 |
中国银联PIN校验码算法 |
中国银联 |
2010 |
25 |
网上银行跨行交易规范 |
农业银行 |
2010 |
26 |
银行与合作方业务数据处理一致性规范 |
工商银行 |
2010 |
27 |
银行业内部控制建设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0 |
28 |
银行业合规管理基础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0 |
29 |
银行业合规检查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0 |
30 |
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0 |
31 |
银行业机构分类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0 |
32 |
银行业机构命名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0 |
33 |
金融统计信息管理标准 |
中国人民银行 |
2010 |
34 |
征信信息管理标准 |
中国人民银行 |
2010 |
35 |
反洗钱信息管理标准 |
中国人民银行 |
2010 |
36 |
金融稳定信息管理标准 |
中国人民银行 |
2010 |
37 |
支付清算信息管理标准 |
中国人民银行 |
2010 |
38 |
银行监管信息管理标准 |
中国人民银行 |
2010 |
39 |
金融市场信息管理标准 |
中国人民银行 |
2010 |
40 |
银行数据标准管理维护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0 |
41 |
银行业软件测试文档规范 |
农业银行 |
2010 |
42 |
存款数据元标准 |
调统司 |
2010 |
43 |
贷款数据元标准 |
调统司 |
2010 |
44 |
代客理财数据元标准 |
调统司 |
2010 |
45 |
金融机构编码规范 |
调统司、金电公司 |
2010 |
46 |
SPV分类及编码标准 |
调统司 |
2010 |
47 |
存款统计分类标准 |
调统司 |
2010 |
48 |
贷款统计分类标准 |
调统司 |
2010 |
49 |
非股票证券统计计值标准 |
调统司、金电公司 |
2010 |
50 |
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统计计值标准 |
调统司、金电公司 |
2010 |
51 |
股票和其他股权统计计值标准 |
调统司、金电公司 |
2010 |
52 |
统计数据和数据诠释交换(SDMX):框架 |
调统司、金电公司 |
2010 |
53 |
统计数据和数据诠释交换(SDMX):信息模型 |
调统司、金电公司 |
2010 |
----------2011年标准计划清单
序号 |
标准名称 |
提出单位 |
时间计划 |
1 |
银行业通用术语集 |
金电公司 |
2011 |
2 |
银行数据分类 |
建设银行 |
2011 |
3 |
银行产品说明书规范 |
农业银行 |
2011 |
4 |
涉外收支交易代码 |
国家外汇管理局 |
2011 |
5 |
银行结算类代理业务凭证格式(或指南) |
工商银行 |
2011 |
6 |
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产品 |
中国银行 |
2011 |
7 |
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凭证 |
中国银行 |
2011 |
8 |
电子支付内部管控规范 |
金电公司 |
2011 |
9 |
QFII资产托管服务 |
工商银行 |
2011 |
10 |
银行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1 |
银行业内部控制鉴证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2 |
银行业档案定义及分类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3 |
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岗位管理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4 |
银行业资产负债总量结构评价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5 |
银行业资本管理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6 |
银行业财务报告编制管理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7 |
银行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监督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8 |
商业银行客户违规风险评价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19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类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0 |
银行押品管理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1 |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监控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2 |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控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3 |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经营、审批责任认定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4 |
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用评级操作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5 |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分类操作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6 |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减值损失估算及专项准备金计提管理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7 |
商业银行重大信贷风险事项报告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8 |
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贷准入退出管理标准 |
建设银行 |
2011 |
29 |
国内金融机构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底线 |
建设银行 |
2011 |
30 |
银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规范 |
农业银行 |
2011 |
31 |
固定收益类有价证券信息数据交换规范 |
国债公司 |
2011 |
32 |
金融期货产品业务规范和系统接口交换标准 |
工商银行 |
2011 |
33 |
非股票证券数据元标准 |
调统司 |
2011 |
34 |
股票和其他股权数据元标准 |
调统司 |
2011 |
35 |
非股票证券统计分类标准 |
调统司 |
2011 |
36 |
股票和其他股权统计分类标准 |
调统司 |
2011 |
37 |
统计数据和数据诠释交换(SDMX):XML格式 |
调统司、金电公司 |
2011 |
38 |
统计数据和数据诠释交换(SDMX):电子数据交换 |
调统司、金电公司 |
2011 |
39 |
信用评级规范 信用评级主体规范 |
征信局 |
2011 |
40 |
信用评级规范 信用评级业务规范 |
征信局 |
2011 |
41 |
信用评级规范 信用评级业务管理规范 |
征信局 |
2011 |
附件2:今明两年拟编制标准确认表
标准名称 |
| ||
提出单位 |
| ||
第一主笔人 |
|
联系手机 |
|
第二主笔人 |
|
联系手机 |
|
支持材料 |
标准草案 □ 标准大纲 □ | ||
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3:拟编制标准的确定条件
确定在今明两年编制的标准,应具备如下的条件:
一、 标准内容适合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规范。主要特征包括:
(一) 适用范围明确,无二义性;
(二) 执行的结果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秩序,可良好地支持全面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三) 规范的内容具有公共性,仅适宜在个别实体或企业进行规范,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宜在更大范围内应用的要求、方法、流程等不宜作为标准;
(四) 规范的内容具有重复使用性,仅适合特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规范的内容,例如解决“千年虫”问题的技术措施,适于某一金融园区(尽管可能有几个银行机构)的安全措施等,不适合作为标准;
(五) 具有协商一致的基础,对可能存在较大分歧的产品、管理和工作要求,不宜作为标准;
(六) 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事权管理协调,已经在惯例上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的内容,标准可作为法律、法规的实施支撑手段和详细要求,不能作为相应法律、法规的替代。
二、 请提出单位需提供标准大纲或草案,或说明标准的主要内容已经在主要起草单位内部进行过实施,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标准和内部规范。
三、 明确标准编制的主笔人员。主笔人员是主要起草人中撰写标准的核心内容、在多人编写时进行统稿的人员,负有确保标准化实质性内容描述准确、标准的格式和表达方式符合基础类国家标准要求的职责。每个标准的主笔人员不超过2人,并明确第一主笔人。
四、 已经编制了标准的草案或大纲。标准草案应完全符合GB/T 1和GB/T 20000、GB/T 20001、GB/T 20002等系列标准的要求,标准的实质性内容完整、表述准确;标准大纲应原则符合GB/T 1和GB/T 20000、GB/T 20001、GB/T 20002等系列标准的要求,标准要规范的主要内容明确,但细节可以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