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玩笑说,现代社会迅速把消费者分成了两类:一小撮人眼睛只盯着奢侈品,而多数人则直接奔向了尾货市场。近年来各地的“服装尾货市场”可谓风风火火,如日中天。对许多城镇居民来说,购买“尾货”产品似乎成了时尚消费方式。一位购物迷形容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就是尾货。近日在北京,尾货甚至拥有了一个“节日”——尾货秋装拿货节。
尾货市场火爆主要因素就是“便宜并时尚着”。这儿不仅服装种类多,而且价格更是让人想象不到的便宜。在商场买一件男式衬衣,价钱最少也要几十块钱,这里只要5块钱。如果买得多,商贩会欣然与你讨价还价。服装种类也很多,从牛仔服到内衣、棉衣、睡衣,儿童服装都有,简直像个大型服装自选超市。平日里价格不菲的裘皮大衣,也让普通人产生了购买欲望。要问尾货市场火到什么程度?在现场可以看到:不少淘宝者都推着购物小车。
何谓尾货?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市场,想下个准确的定义不易。一般说,服装尾货是指国内服装生产厂家根据国外来料、来样或国外来样、国内选料进行加工,在完成订单后剩余的那部分产品,包括从面料、规格、花色上看不出大毛病的残次品、多余或节省下来的布料私自加工的及国外退货但无残次的出口转内销服装,也有一些是检验不合格退下来的服装。这部分商品就成了尾货。
显然,和其他商品一样,尾货并没有“特权”,也需要质量保证。现在,这个市场露出的不良苗头,已经引起有关人士的忧虑。他们提醒说,消费者要警惕那些假冒的欧美品牌原单。由于欧美地区消费者的身材与亚洲人有着很大差异,裤腿和袖子普遍会偏长。所以,如果在市场上看到合身的欧美品牌原单货,多半都是仿冒品。此外,淘尾货还要注意衣物卫生和是否有残次。细心人发现:尾货市场里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英雄”不问出处——几乎所有商家都拒绝透露产品来源渠道。对此专家指出,如果缺乏有效管理,尾货市场很有可能成为伪劣商品的集散地。所以,尾货市场要实现健康发展,出台标准加以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调查发现,有的商户为了避免涉嫌侵权,将厂家为欧美日品牌服装商代加工的商标剪掉销售。这样,使得一些不法商贩将残次品、洋垃圾混迹尾货销售,为尾货商品埋下质量隐患。还有一种现象,有的消费者因为自己买的是尾货,明知其质量有问题,也不愿意投诉。他们没想到,自己这么一“懒”,客观上助长了某些不良商家的气焰。
我们得知,有关部门正在出台系列措施,对这种经营模式作出了明确的管理规定。商务部出台的规范中明确规定,尾货在销售前必须进行质量审核准入,尾货必须要注明商品产地、生产企业或商户名称。出口转内销形成的尾货,销售市场要统一注明中文标志和说明。进口尾货要有报关单和商检报告。如果服装使用了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禁用染料,或穿过的洋垃圾甚至假冒伪劣产品,不能以尾货名义进入市场销售。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尾货市场监管力度仍呈较弱态势。和其他市场一样,尾货市场也是市场的一部分,任何对消费者产生不利或危害的因素,都要坚决杜绝。尾货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尾巴”——它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同样可能引发“尾大不掉”的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