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7月19日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为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通知就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提出若干意见,将地沟油列入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并宣布今年9月至10月,对各地开展地沟油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据《新京报》和《重庆晚报》)
彻底根治 重在控制源头
年初有媒体曝光称“全国200万~300万吨地沟油流入餐饮行业”,数量之庞大超乎想象,引起公众舆论哗然一片。
食用油是民众的生活必需品,每天都要用到。而地沟油里含有的黄曲霉素、各种病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危及到人体健康。相对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地沟油更为隐秘,但是地沟油的危害性却很大,它影响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不采取行动遏制,在广大民众长期食用地沟油的情况下,必将会在未来某个时段,爆发大面积的卫生健康事件。因此,国务院才将地沟油列为突出问题,并发布专项整治意见,希望能通过一系列手段,彻底解决地沟油问题。
分析地沟油的市场流通,与其他商品一样,都有原材料、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只是每一个环节都为非法。而从过往的经验看,光靠短期打击只能遏制一段时间,并不能彻底清除。一旦整治行动结束,就会沉渣泛起,再次重出江湖。因为地沟油的生产成本低,利润极高,黑心窝点偏僻隐秘,不法分子常常采取游击战术,给整治造成诸多不利因素。
彻底根治地沟油问题,可以采取“斩首”策略,断绝不法分子的原料来源。目前餐饮企业大多随意处理餐厨垃圾,甚至将餐厨垃圾承包卖给他人,造成原料不可控。此次国办要求餐厨垃圾产生单位不得将餐厨垃圾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就是对此做出了应对措施。只要这一条能够严格执行,就能确保地沟油失去原料,不法分子无法炼制。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从法律上限制餐饮企业,还得从经济角度补偿。餐饮企业乐意售卖餐厨垃圾,乃是有利可图。因此,专业回收公司应以高价购买,控制原料。政府部门也应制定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将餐厨垃圾回收后,采取生物分解、转化燃料等工业化利用,将地沟油变废为宝。
有效打击 需完善法律制度
在如今这个注重食品健康、安全的时代,我们却有可能吃到危害极大的地沟油,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和沮丧。国家开展地沟油整治当然值得期待,但笔者认为,打击“地沟油”恐怕还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地沟油的存在源于暴利,在暴利的刺激下,一些不法之徒明知地沟油对人体的极大危害,仍然铤而走险。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地沟油的打击力度,然而,地沟油在市场上仍然屡禁不止,给群众的食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原因何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重视不足。地沟油问题及其解决,在很多地方没有进入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和政府官员的奖惩体制,重视不足导致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二是职能监管乏力。对地沟油的监管涉及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环保、公安和建设等多个部门,在现实中分工变成了分家,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有关部门虽然一再发文,禁止使用地沟油,但很多时间只停留在文件上,个别小餐馆、小饭店使用地沟油的情况十分普通,又何曾见到他们被相关职能部查处?三是法律存在缺陷。如果将生产、销售、使用地沟油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生产、销售、使用有毒食品,并施以重罚,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给消费者吃地沟油?现实的情况是,几乎没有哪个商家和个人因为生产、销售地沟油,而被追究法律责任被判刑入狱的。同时,由国家有关部门共同下发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虽然明确了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但对违反者怎么处罚、处罚程度等,均未做具体规定,从而缺少可操作性。
监管不到位、违法成本过低,必然促使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刺激下,不惜以身试法。因此,要想让地沟油从百姓的餐桌上消失,一方面要从群众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的高度,将打击地沟油问题纳入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和政府官员的奖惩体制,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还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地沟油的处罚力度,让那些不法之徒不敢也不愿生产、销售、使用地沟油。同时,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加强监管。如此,才有可能让地沟油从百姓的餐桌上消失,群众才敢放心地上餐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