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引向自我毁灭的“无间道”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一个段子讲:米饭和包子打群架,米饭仗着人多势众,见包着的就打,肉包、糖包、豆沙包等无一幸免。烧麦亦遭围攻,被逼至墙角,情急之下把衣服一撕,大叫:“看清楚,是卧底!”

  艺术来源于生活,段子又何尝不是?食品“无间道”日前惊现啤酒版。有媒体报道,河北承德一些市民买啤酒时,发现部分酒瓶标签、瓶盖显示的都是某某啤酒,但瓶身上却打有青岛啤酒字样。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证实,这种“双身份”啤酒为某某啤酒公司生产,但酒瓶用的却是回收的青岛啤酒酒瓶。也就是说,在情急之下,这种啤酒面对真青岛啤酒时当会把商标一撕,大叫:“看清楚,是卧底!”

  然而,问题的纠结性或者说“无间性”在于,瓶子是“卧底”,可瓶里的酒却依然不是自己人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青岛啤酒而言,自己的瓶子显然是“被卧底”了,而幕后真正的操局者却是别人。可是布下这个局的,最终也成不了胜利者,反而会败得更惨。原因很简单:面对自己人,这种双身份啤酒可以把瓶子敲碎显出“真我”本色,但“卧底”的误读却无法在消费者中间消除。

  市场监管部门对承德一家经销商的仓库进行抽查发现,平均每箱某某啤酒就有青岛啤酒专用周转瓶5~7个,最多的一箱竟达到10个。要知道,按照行业惯例,一家啤酒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啤酒瓶总数有限,如果企业的酒瓶数量急剧减少,终端就会因瓶数不足而难以向上级经销商提货,这样环环相扣,进而影响到企业最终销量。

  针对这种行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明确表示,这属于不正当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罚款的处罚。而利益受损的经销商也应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对某某啤酒经销商的这种劣行进行反击。

  某某啤酒或许不怕监管部门的罚款,也不怕同行们反戈一击,但它一定要对消费者的选择权保持足够的敬畏,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利润之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企业大玩无间道,次数多了,时间久了,终会招致消费者的反感,对品牌的忠诚度也会下降。

  目前,我国啤酒行业竞争已经走向白热化,某某啤酒换瓶之举同时表明,啤酒竞争是低技术含量的,这意味着行业已面临困境,或已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企业是时候进行一番反思,而市场也该进行一次整顿了。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