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深圳制造业“抱团出海”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日,澳大利亚深圳产品展销中心在悉尼揭牌。这个“深圳之窗”的落成,将有力促进深圳的产业和产品更好地开拓澳洲市场,这也是深圳企业“抱团出海”的一个缩影。

  经过30年发展,深圳形成了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外贸依存度高,外贸出口占有全国1/7份额。最近两年来,在外贸需求缺乏刚性增添、技术性贸易壁垒打压、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低、用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下,众多出口型制造业都在寻找新出路,但单个企业的力量极其有限。

  手机制造是深圳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然而从去年12月份以来,接连传出一批深圳手机在印度、西班牙等地频遭封杀的消息。即使是做外销,出口价格也不断走低,有的海外市场的利润甚至比内销还低。为了顺应这些变化趋势,深圳市移动通信联合会携手十多家深圳厂商,投资约1000万元人民币,将在印度建设年产1000万部手机的15条生产线,直接打入南亚市场。

  “走出去是中小手机企业的出路所在。”深圳移动通信和联合会秘书长唐瑞金表示,要突破国外的准入壁垒,光靠单个企业是不够的。一些中小手机企业也认为,只有组成联合舰队“出海”开拓南亚、东盟、非洲等新兴手机市场,才能继续保持优势。

  深圳的眼镜业也是如此,产值产量大却没有形成竞争合力。据了解,深圳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中高端眼镜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拥有各种眼镜制造企业近500家,年产眼镜近两亿副,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已逐步形成规模化配套、社会化分工协作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但深圳眼镜产业相当部分企业还仅在简单生产、制造和代加工的产业链低水平阶段,少有自创品牌,更缺乏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研发和营销的高级人才匮乏,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温州、丹阳、厦门等地的眼镜生产企业,都是以集团军的形式对外作战,而深圳眼镜企业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战斗力相对薄弱。在一些海外的重要市场,企业之间甚至互相拼杀。针对这一状况,深圳着手整合资源,建立同业联盟、产业链联盟、消费链联盟、品牌联盟。

  据悉,该市龙岗区正在横岗阿波罗工业区打造一个眼镜产业总部基地,为眼镜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配送、营销、人才培训等活动提供公共平台,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出征国外市场,首先要能抗击“风浪”。然而,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眭世荣最近却忧心忡忡,因为不断有深圳企业在海外遭遇专利诉讼,给市场开拓工作带来巨大风险。

  据了解,目前中国LED企业超过60%以上的产品均在欧美等海外市场销售,技术优势集中在下游的应用和集成,但上游的核心专利均被海外厂商控制,芯片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日亚、飞利浦、欧司朗几家外资厂商,国内企业要使用这些技术,必须缴纳不菲的专利费用。

  为了避免LED产业重蹈DVD产业的覆辙,深圳LED企业开始“抱团”展开专利战。4月28日,深圳市LED专利联盟筹备会议召开,超过70家LED企业汇聚一堂。该联盟将搭建国内首家LED专利数据库,涵盖测试封装、照明设计、背光源技术等多个应用领域。

  “成员内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专利的交叉授权,以形成一个专利池。”据眭世荣介绍,联盟成员将搭建一个统一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避免企业单独开发、重复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在与外国LED厂商的专利战和谈判中,“专利池”形式有着更强的议价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核心专利的授权价格;另一方面甚至可以通过多个应用专利置换一个核心专利的形式,整体降低企业成本。

  据深圳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深圳市累计外贸进出口总值1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出口1015亿美元,增长22.5%;7月份,深圳市外贸出口值创出年内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深圳在多个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一些企业家们也不乏胸怀全球市场的魄力,但现代商场越来越少有单枪匹马式的创业英雄。尤其是在海外市场,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深圳企业更需要团结联合起来,形成资源有偿共享机制,在一些产业领域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

作者:邓小国 傅江平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