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次年会上获悉,该委员会出台了石油化工行业标准化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到2010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80%以上的工作目标。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石化标委会作为全国性的标准化组织,对石化工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放宽强制性法规的限制,建立柔性标准体系;实行统一的标准认证制度,促进贸易发展;有效利用国际标准,强化产业技术战略;拓宽标准化领域,满足消费者多种价值的要求。以石油燃料和润滑剂为龙头,把石油沥青、石油蜡类、合成油脂、石油化学、合成橡胶、轻烃计量、润滑油换油指标、石化塑料树脂等专业作为“十一五”石化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
截至2005年底,由石化标委会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1146项,基本满足了我国石油与石油化工产品使用要求,对促进技术进步,推进国际接轨,加速产业升级,规范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技术标准不再单纯是一种用于维持生产管理的手段,而逐渐成为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有利武器。
为此,刚刚成立一年的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石化工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制定了一批石化工业标准,推动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一年石化标委会工作稳步推进
过去一年,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委员会着重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标委会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目前,石油燃料润滑剂产品、石油沥青产品等6个专业分技术委员会已成立。4个专业分技术委员会的组建方案通过了石化标委会秘书处的讨论。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标委会提出我国石化行业"十一五"标准化发展规划。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中,对石化标委会归口管理的364项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2005年国家发改委还下达石油化工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26项,2004年结转项目25项,共计51项标准,其中计划2005年完成33项。截至2005年底,由石化标委会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1146项,基本满足了石油与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成绩。及时跟踪国际标准的变化情况,国际标准表态投票率达100%。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组织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
——开展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进展,为修订我国清洁燃料标准提供技术依据。在国家科技部支持下,2005年由中国石化牵头,联合汽车行业,完成了汽柴油合理组分与添加剂的研究课题。对我国的车用汽油组分与排放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制订既满足我国排放法规要求,又考虑我国炼油工业特点的车用汽油标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开展标准信息化工作有所突破。《石油和石油化工标准化工作简报》的出版,扩大了石化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和认知度。初步完成石化标委会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
新的一年标委会明确十一五重点
为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我国石化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标委会明确了"十一五"工作重点,围绕这些重点力争工作新突破。
在石油燃料标准化工专业方面,将开展满足国四排放的汽油和柴油的标准化研究。
在石油沥青专业,根据体系表的框架设计,进行评价体系的研究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我国不同用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展沥青新产品的生产技术调研,制定新产品标准和相应的评价方法标准以及开展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在石油蜡类专业,将制修订石蜡产品及微晶蜡产品的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使我国的石蜡产品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改善石蜡质量,缩小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质量差距,发展多品种、多牌号、系列化的石蜡产品。
在合成油脂专业,将根据国内外合成油脂产品标准的发展趋势,重点制定满足市场需要和与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减少大气等产品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
为了加强油品自动计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和液化石油气计量标准的制定工作,重点对现有轻烃计量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在润滑油换油指标专业领域,将重点进行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工业齿轮油、液压油等换油指标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标委会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加速标准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做好标准化与科技及市场的结合,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证标准化工作顺利推进。对于刚刚成立一年的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来讲,我国石化工业标准化建设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