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西宁召开的2010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以“饮食惟良、必慎必择、严格卫生、讲究营养、注重保健”为特点自成体系的清真食品正在成为我国食品产业领域高速增长的生力军。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穆斯林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清真食品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清真食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点不断显现。目前,全球每年的清真食品贸易额达两万亿美元。
历史悠久 种类丰富
具有原材料优势
据食品专家统计,我国现有传统清真菜肴约5000种,小吃近千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清真食品业有了很大发展,已经形成了粮、油、肉类、乳品、糕点、制糖、罐头、糖果、调味品、豆制品、淀粉、制盐、蛋制品、添加剂、酵母、制茶,儿童食品、保健食品、果蔬加工、速冻食品、冻干食品等清真食品门类。
我国清真食品原材料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等盛产优质草料,牛羊肉品质优良。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牛、羊饲养大国,羊的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牛肉年产量近500万吨,出口居世界第3位。同时,我国用于生产清真食品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地域特色鲜明
具有国际交流基础和会展平台
2000多万穆斯林人口分散在我国各地,又使得清真食品的地域特色显著,多元化趋势明显。西北地区是中国穆斯林群众聚居区,其穆斯林人口占到了中国穆斯林总人口的80%以上。中国清真食品的发展尤以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为盛。
青海省位于西北地区中心,具有丰富的青藏高原动植物资源,清真食品和用品一直是支柱产业,发展也较快。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青海省已连续四年举办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展示参展商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买家与卖家、生产商和品牌持有者、技术方和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推动青海省清真食品的国际合作。刚刚结束的2010年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吸引了,吸引了22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4个省区市的700多家企业参展,最终合同协议资金达4亿美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的清真食品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并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清真认证机构达成了相互认证协议。目前共有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经营企业近万家,清真食品年工业产值2009年已达70多亿元,清真食品产业占到宁夏食品产业的80%,形成了300余项专利。
当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草案)》,将清真食品生产和供应纳入法制管理范围。清真食品产业与畜牧业、屠宰业等产业的生产关联度不断增强,产业链不断延伸,已成为中国新兴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企业数量稳步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等权威人士认为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呈现以下发展特点:首先,企业数量稳步增加。在我国清真食品传统市场青海、新疆、宁夏、甘肃等地的清真食品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及京、津、沪等省市的清真食品企业发展迅速,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目前全国2400多个市县中,97.3%的市县有清真食品和用品产业。饮食、副食、食品经营户12万多户,其中专门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有6000多家。
其次是清真食品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清真食品龙头企业,他们中既有像月盛斋、鸿起顺、洪长兴、老孙家等这样的老字号企业,也有像伊利、麦趣尔、皓月、草原兴发等一批新兴企业。
效益逐年提高管理全面加强
但国际市场份额偏低
据国家民委掌握的情况显示,近年来,我国清真企业综合效益逐年提高,部分清真食品企业已成为本地的骨干企业,在交纳税收、吸纳就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中清真食品生产企业产值为3046.7亿元,上缴的增值税额为86亿元,
与此同时,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全面加强。全国已有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8个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出台了有关清真食品管理的法规或文件。这些法规和文件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做了明确规定,为规范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指出,目前全球清真食品贸易总额超过两万亿美元,但中国清真食品出口额尚不足1亿美元。这不仅反映出未来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在全球具有广阔的市场机遇和空间,也反映出了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在国际认可度、品牌价值、产业链、附加值和研发创新等方面的不足和差距。
在国内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成为我国清真食品产业的“当务之急”,这也是我国清真食品能否实现产业规模与水平全面提升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