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哈尔滨市相关监管部门对当地劳动防护产品市场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结果发现,劳保市场不仅混迹着无证无照的非法商贩,而且一些正规商店也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劳保产品的现象。检查过程中,一位女执法人员将一个安全帽放在地上轻轻一踩,就瘪了。就像这个劣质安全帽一样,整个劳保用品市场的质量安全情况令人担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生产安全问题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受伤超过300万人。而我国企业中不同程度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逾2000万人,居世界首位。而且,居高不下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病率呈上升的态势。不用说,劳保产品质量问题是促成这一局面的重要罪魁之一。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目前国内劳保用品市场产品合格连续多年均不足80%。而某地对建筑行业进行检查,发现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这建筑工地的“三宝”,竟有一半以上是假冒伪劣产品。
安全用品不安全,这的确令人不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安全的现状呢?
概括来说,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我国劳保用品市场近些年发展很快,但市场还相当不成熟,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占据劳保用品市场最大份额的还是一批款式陈旧、质量不稳、技术落后、价格低廉的劳动防护用品。其次,劳保用品行业准入门槛很低,总体水平亟待提高。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不高,处于低水平、低质量、低效益的竞争状态。特别是2004年取消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之后,劳保用品的经营完全放开后,该市场几乎没有任何门槛,经营商品质量也没有什么监管。第三,劳保用品使用企业采购招标只看价,不论质,造成市场低价位无序竞争。虽然我国现行《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和《职业病防治法》都有关于劳保用品的明文规定,这些规定在企业中并未得到真正落实。由于企业采购者缺乏相关知识且其自身不用,有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劳保产品质量合格与否无人过问,加上使用者个体防护意识落后,对一些职业危害没有认识,这就使重价轻质成为一种常态,从而造成了劳保用品市场假冒伪劣产品长驱直入、价格混乱的局面。第四,劳保用品行业法律法规缺失,市场监管不力。由于政府职能调整,对劳保行业市场管理弱化,以至于长期存在“工业生产有人管、流通领域无人问;有证企业有人管、无证企业无人问”的局面,各地小商品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劳保用品的集散地。
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市场监管的问题。因此,要想避免因劳保用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安全事件的发生,将“安全生产”真正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和标语,政府监管部门必须真正负起职责,一方面要严格劳保用品市场准入制度,遴选有资质的厂家生产劳保用品,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便于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对劣质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打击,严格监控劳保用品生产、销售诸环节,强制给劳保用品“体检”,避免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影响安全生产。同时,还要加强对用工者的教育,把监管环节前移,增加使用劣质劳保用品的违规成本,让老板不敢把劣质安全帽发给工人。不能等出了安全事故,事后再来罚款、总结教训。此外,还要重视对在岗工人的教育、培训,传授安全用品的辨别常识,鼓励工人大胆举报劣质品。
只有给劳保产品也戴上安全帽,对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环节进行有力有效的监督和管束,让生产者不能生产,销售者不敢出售,购买者无法购买那些劣质劳保用品,最终的使用者才能用上真正为他们的生命提供安全保障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