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谈质量
“对于质量和品牌,温州人的感触更多、感悟更深,因为温州是国内城市中与质量结缘深深的一座城市。温州在质量问题上吃过大亏,但温州也因为质量立市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谈起温州和质量的渊源,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如数家珍。
赵一德告诉记者,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温州终于形成了大质量工作机制,质量和品牌联席会议制度由31个政府部门组成,市长每次都参加会议。
2009年,温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额为143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2%;市级以上名牌企业工业增加值为380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32.6%。谈及10多年来温州质量和品牌建设的成就,赵一德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有3条:一是各方重视。除政府重视之外,社会各层面特别是企业界,都把质量、品牌和信誉视为发展之基、立身之本。二是措施有力。三是持之以恒。每年召开一次质量与品牌联席会议,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质量品牌建设政策措施。可以说,皮鞋、服装等温州传统产业有今天的成就,与10多年来持续抓质量、抓品牌是分不开的。
赵一德认为,质量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于温州这个市场机制先发、民营企业众多的沿海城市而言,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是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温州发展质量的需要,是满足民生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突破贸易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实力的需要。
赵一德对做好新形势下温州的质量与品牌工作信心十足。他说,温州市政府对如何抓好下一步的质量和品牌建设有了十分明确的认识和准备,重点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抓质量品牌规划。二是抓质量品牌示范。三是抓质量品牌领域拓展。赵一德认为,质量工作单凭质监局是无法完成的,关键是政府部门之间密切配合。
城市名片
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发源地,是长江三角洲与海峡西岸两大经济区的成员城市。目前全市各类工业企业14.75万家,已形成制鞋、工业电器、汽摩配、阀门等一大批集聚密度高的特色产业,先后获得“中国鞋都”、“中国电气之都”等35个国字号生产基地称号。温州园区产业发展趋向优化,企业集团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当前,温州正大力实施沿海产业带发展、温州大都市区建设、生态环境优先、先进文化引领发展、内外温州人互动五大战略,把温州打造成为宜商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