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民谚在劝诫人们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的同时,也道出了一个极为朴实却也十分重要的经济学事实:一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某种人为的方式得到延长,甚至可以获得第二次、第三次生命。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并通过将“人为方式”科学化、专业化、商业化,一种新兴产业出现了,这就是再制造业。
当然,成为一种产业,再制造的过程远比“缝缝补补”复杂,而且再制造的追求和最终结果也超越了一个“旧”字。再制造不但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附加值,还可以为产品的设计、改造和维修提供信息,最终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完成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原品,而成本却只有新品的1/4甚至1/3,节能达到60%以上,节材70%以上。业内人士认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制造业产品的潜在价值,让能源资源接近“零浪费”,这就是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最大意义所在。
然而,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由于再制造业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派生性,而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这使得我国再制造业发展同样显得有些滞后。其中最明显的“滞后”表现是,虽然市场中因传统意义上的生命周期结束而进入及即将进入报废期的产品数量很多,但因流通渠道不畅,使得再制造产业的原料供应一直存在很大的困难。说是“困难”,实则是我们自设的障碍。比如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我国有这样的管理规定: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必须拆解回收的报废汽车,而拆解的汽车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这五大总成,应当做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这就是说,作为再制造产业最大原料来源之一的报废汽车,一直被政策挡着进不来——虽然政策初衷是为了规范市场。
除了“无米”之难,我国再制造业好“炊”难成,还有锅头灶台的其他一些羁绊。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是税制缺失。按我国现行税制,再制造企业购买报废的零部件是不可能拿到进项税发票的,但把修复好的产品重新卖出去时,却需要开具销项税发票,这样就造成再制造企业无法抵消税额,使企业成本增加。而为了压低成本提高售价,则会把压力转移到购买客户身上,后者自然不愿承担,最终买卖双方都会变得消极,以至于整个产业至今投资热情不高。这种“热情不高”的状态,也反映在广大消费者的身上。尽管再制造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形成庞大产业,但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却对“再制造”依然比较陌生,认知度很低。许多消费者将再制造等同于“维修”,视再制造产品为“二手货”,并对其质量品质表示怀疑。此外,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相关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缺失政策激励等,这些问题或可称为影响“炊饭”口感的砂粒杂质吧。
由此看来,要做熟做好再制造业这顿饭,使之成为美味可口的大餐,必须要把厨房里的一应家当都准备好。据悉,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着手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中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而不久前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考虑从宏观指导、规划引路、试点探路、政策支持、监管保障、自主创新、标准准入、法规规范、提高意识等这9个方面入手,做好推进我国再制造业发展的具体工作。可以预计,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强、产业技术的成熟、消费者的逐渐认同,我国再制造产业定能走出一条新路,发挥出资源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进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