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普遍呈现了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在出口回暖的良好态势下,出口企业仍需注意影响出口的潜在风险:
一是虽然产品出口数量增长,但部分产品价格仍处于较低价位,远未达到2008年同期价格。二是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愈来愈严格。三是出口企业传统经营模式逐渐不再适合国际贸易新形势要求。随着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断严厉,对出口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初加工的低端产品和“小作坊式”企业将无法走出“国门”。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检验检疫部门建议出口企业:
扩大深加工、高利润、高技术含量的优势产品出口。采取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通过整合产业链,吸纳外贸人才和管理人才,采纳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等方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利用认证认可、自贸区等政策,努力开拓新兴市场。近几年,我国先后与智利、秘鲁、新加坡、新西兰、东盟等国家或地区签订自贸区协议,出口企业应借此东风,积极申请对外注册登记,充分利用双边、多边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对新兴市场出口。
积极探索出口营销新模式,掌握国际市场最新动向。改变“坐地等客”、“等单上门”的传统营销模式,充分利用国外媒体宣传、设立国外办事处、国外建厂等多种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第一时间掌握国际市场最新动向,争取市场竞争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