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新版乳业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颁布,并从6月起开始正式实施。
在生乳安全标准中,生乳蛋白质含量由1986年旧版生乳国标中的2.95%降到了2.8%,新标准中的这一数值创造了历史新低。
降低生乳蛋白质标准是否和奶农达不到标准而添加三聚氰胺有关?新国标是否意味着乳品质量的降低?昨天,在卫生部召开的介绍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联合有关专家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乳业新国标果真“倒退25年
生乳蛋白质指标符合生产实际
针对乳业新国标颁布以后,生乳安全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的指标都低于1986年旧版国标的质疑,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表示,这个指标的设定符合我们国家生乳的生产实际。
标准针对的是刚挤出来的生乳
吴和平解释说,消费者不必担心,因为生乳是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也就是说生乳标准适用于生乳,不适用于即食生乳。这个标准的执行主体是奶牛养殖者和乳品企业。
国产生乳蛋白质多低于2.95%
吴和平说,我国目前奶牛饲养中粗饲料结构单一、优质饲草饲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质含量也相对较低。
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到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2008年某大型乳品加工企业收购区域内的小规模养殖户和奶牛小区的生乳蛋白质平均为2.84%。现在制定的指标尊重了国内养殖的现实。
设定2.8%指标可避免奶农倒奶
食用奶制品质量会否因此降低
生乳加工成奶粉 蛋白质含量将不一样
生乳从源头上的蛋白质降低了,人们食用的奶制品质量是否会降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解说,生乳标准的蛋白质含量不会影响消费者所食用的液态奶和奶粉里面的蛋白质含量,现行液态奶和奶粉蛋白质含量与以往的标准并没有改变,对消费者的健康无影响。
而且他还提到,国家标准一直都是一个“最低”的标准。现在,我国乳品企业规模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大企业的标准都要高于国家标准。“我建议大家不要光盯住生乳,奶制品经过加工成奶粉后蛋白质的含量就不一样了。生、鲜奶是2.8%,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又高上去了。其实是通过食品加工,把水分挥发掉了,它的蛋白质含量跟原料是不一样的。”陈君石解释。
质疑
标准降低 奶农仍可能造假
不久前,青海、吉林再次发现问题奶粉又让消费者再次聚焦我国脆弱的乳制品生产安全。6月1日执行的国家生乳安全标准中对蛋白质指标的降低是否会阻止奶农为达到蛋白质的高标准而造假的行为?
有中国“乳业大炮”之称的中国奶协理事王丁棉明确向记者表示“不会”。
王丁棉认为,目前,造成我国一些地区的生奶蛋白质含量低的原因是饲料结构不合理。因为奶制品企业尽量压低生奶的收购价格,让奶农不愿意花钱购买好的饲料来提高奶牛自产奶中的蛋白质含量。
现在尽管标准降低了,但是落后的地区仍然会有达不到2.8%这一指标的奶农,他们怎么办?除了倒奶还会不会选择造假,这个口子能通过降低标准堵住吗?他认为,为了迎合市场而降低国家标准的方法,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并不能改变目前我国奶牛养殖水平低的现状。
现在尽管标准降低了,但是落后的地区仍然会有达不到2.8%这一指标的奶农,他们怎么办?除了倒奶还会不会选择造假,这个口子能通过降低标准堵住吗?他认为,为了迎合市场而降低国家标准的方法,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并不能改变目前我国奶牛养殖水平低的现状。
王丁棉同时对新标准的调查数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他掌握的情况,首先广东的生奶蛋白质含量保持在3.0%已经长达20年,而且内地有超过50%的生奶蛋白质含量都达到了2.9%,“为什么我们的标准不就高而就低?我很不理解,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公布调查的具体数据。”
如何通过标准来提高我国奶牛养殖的低水平?王丁棉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标准应保持在生乳蛋白质含量2.95%的指数上,超过的企业或奶农可以给予奖励,促进其健康的发展,低于这个标准的可以低价收购,避免奶农倒奶事件的发生,同时,如果其在5到10年内始终无法达到2.95%的标准,就要实行市场退出机制,被社会淘汰。“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奶牛养殖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