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点” 护航新奥运——访北京市质量技监局局长郭浚清
“新北京新奥运是一个崭新的发展理念,对于质量技监工作而言,这个理念就变成一个‘支点’,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和有效地为‘新北京新奥运’保驾护航。”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郭浚清谈起今后的工作计划时激情满怀。
针对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怎样围绕“新”字把有效性的文章做实,北京市质量技监局着力办好3件事:一是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结合奥运自身的特殊性,尽快制定奥运食品安全标准;在2006年新增加100家“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同时,对全市600家食品生产企业加大抽检力度,确保发证企业不出问题;对全市60000多台电梯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明年6月底前对800台老旧电梯全部更新完毕。二是根据北京市区新的规划方案,区分功能、层次,积极开展标准、计量、安全监管等项服务。三是大力推进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北京服务业产值已超过GDP总量的67%以上,而工业产值比重才占到30%。面对新的产业结构,各项工作都要向新的热点倾斜,比如食品、建材、农资和儿童用品、奥运纪念品这些与“新北京新奥运”直接相关的产业和产品,都要严管细查,努力当好首都的质量安全卫士。
一条主线 增添新活力——访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局长钱仲裘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钱仲裘对记者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效性越来越显著。可以说,‘十五’时期质检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技术机构的业务收入才1亿多元,今年已达到6亿元。质量技术监督的各项工作已深深融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据钱仲裘介绍,不久前召开的上海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市要围绕一条主线抓发展,这条主线就是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他说,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原有的质检工作思路、管理体系、运作思路都要改变。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首先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质检工作体系,使政府真正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履行好职责,使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中介组织的功能。其次在管理机制上要大胆创新,一切为了发展,为了科学、公正服务,该分开的坚决分开。目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的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已达2.5万人,这就是新情况、新变化。怎样有效监管我们已授权的质量技术监督中介服务机构?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每季度对全员进行一次依法施检教育,每半年分析讲评一次工作,每年召开一次专项工作会议,是确保这些机构科学公正的必要措施。现在,上海宝钢、上海通用汽车等大型企业的质检、计量校准项目都向社会实行招投标,既降低了管理的成本,又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再次,在运行机制上,要和国际惯例接轨,确保技术机构中立。政府包揽过多,影响效率,不利良好市场环境的建立。现在,上海市质量技监局的许多检验检测项目都交给中介组织来做。就自己管理的计量检测机构来说,也全部实行抽样、检测、出证“三分离”制度,用科学、公正的实际行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们有决心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不断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狠抓源头,强化监管,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钱仲裘最后充满激情地说。
十项重点 开创新局面——访贵州省质量技监局局长张梓钟
“今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应该说通过‘十五’期间的工作,为贵州省的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队伍、装备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明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抓住重点,打开局面。”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梓钟如是说。
“明年,我们首先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部署的10项重点工作,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贵州省明年将重点开展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检查,继续落实各项基础工作。其次是要开展以特种设备为重点的安全监察工作,确保不出漏洞。第三是要以提高质量为目的,搞好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基础工作的建设不放松。最后要强调的是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全系统的整体素质。”
两个安全 实现新突破——访江苏省南京市质量技监局局长杨海宁
贯彻落实好这次全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长会议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技监工作全局,立足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努力提高质量技监工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性。
江苏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杨海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京市食品生产企业较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任务比较繁重,为了给改革和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我们一定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重感情做好“两个安全”监管工作。在建立和完善统一管理、层级负责、分类监管、重心下移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以及“特种设备三级监管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细化管理措施,保证落实到位。
杨海宁说:“我是一个刚到质检战线工作才1个月的新兵。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和上一任班子同栽一棵目标树,巩固食品监管协管员制度,搞好3900多家食品企业的动态监管;对6万多台(件)特种设备定期巡查,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实和演练应急预案,不断探索和总结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积极消灭安全监管的死角和盲区,打好质量安全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细化服务措施——访河南省质量技监局局长包建民
“这次全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长会议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领会和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包建民对记者说。
包建民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了树立3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取得了实效,赢得了赞誉。但是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还要不断探索新做法、新规律,在新形势下履行好服务和监管的职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落到实处,把以源头抓质量,以质取胜战略落到实处,把抓班子、带队伍,强化能力建设落到实处。”
“今年最后一个多月,我连续到11个市质量技监局、46个县质量技监局进行调研,发现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观念已经在基层深入人心,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围绕当地的发展战略,纷纷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服务举措,社会反响很大,这是我们今后做好工作、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树立服务企业不分分内分外的观念,围绕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细化服务措施,加大服务力度。贴近政府中心工作,贴近经济发展,贴近百姓生活,着力在服务企业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同时抓‘两个安全’责任制落实,巩固安全工作的好形势,使服务和监督双翼齐飞,为中原崛起做出新贡献。”
夯实技术基础——访辽宁省质量技监局局长魏东平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魏东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肩负着神圣使命。这次全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长会议,对于质量技监系统在新形势下发挥技术优势,履行职能,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等诸方面,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新的一年我们决心在新的起点上迈出新步伐。一是为企业夯实技术基础,加大对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投入,做好计量校准、计量保证能力的评价工作,帮助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二是围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重点抓好能源计量工作。三是大力落实打假责任制,努力净化市场环境。辽宁是个农业大省,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已制定方案,大力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确保明年开展的第四批26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同时认真抓好第五批61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
推进质量兴市——访江西省质量技监局局长朱秉发
“明年是实现江西‘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江西省质量技监部门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科学制定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朱秉发谈到2006年工作时如是说。他还强调:“特别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质量兴市工作。要以提高质量为突破口,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紧紧扣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中部地区崛起’、‘富民兴赣’的奋斗目标和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定位,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和省质量技监局总体部署,制定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实施方案。要积极以六大支柱产业为主,开展名牌产品规划、培育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努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三项建设——访广东省质量技监局局长赖天生
“广东是经济大省,但不是经济强省。”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赖天生开门见山地说:“要想成为经济强省,提高质量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入实施质量取胜战略。第一是要全面开展质量兴市、兴企、兴业工作。明年力争全省开展质量兴市工作的县、市达到70个,特别是要在较薄弱的第三产业上取得突破,重点推动服务业质量水平的提高。第二是要靠名牌带动产业发展。在目前名牌产品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下一步要加大对名牌产品的保护,重点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第三要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赖天生重点强调说:“在抓住重点工作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抓好3项建设。第一是队伍建设,第二是技术机构建设,第三是信息化建设。通过这3项建设,提高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