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0年广西“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广西科技表彰奖励大会在南宁举行,广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刘军义博士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的《广西食蟹猴实验动物服务体系的研究》项目获2009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本人并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成功,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一个人,一旦喜欢上一种事业,就全心为这种事业付出自己的一切。
1991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军义就从事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检测与研究、动植物的检验检测工作。多次参加国家质检总局举办的ISO9000评审员培训班、实验室质量体系ISO17025评审员培训班,获得评审员、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评审员、CCIBLAC、CNAL、CNAS评审员资格,先后参加区内外近100多家出口企业的卫生注册评审以及相关检测实验室的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获国家合格评定委员会好评。
丰富的经验,为他开展国际交流打下了基础。2000年以来,先后代表广西检验检疫局出访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营养与卫生研究所,就食品中大肠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交流;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派,到泰国曼谷和清迈等地的出口食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进行考察,就荔枝、龙眼等水果中有害生物、二氧化硫和农药残留检测等问题进行技术交流,解决了龙眼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的一致性问题;代表到法国巴斯德实验室进行生物信息技术应用考察,为双方在水产品卫生质量检测方面合作打下基础。
锲而不舍、学无止境是刘军义的秉性。2002年9月,他考取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博士,在职学习期间,他边工作,边学习,经过顽强拼搏,2007年7月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2005年,参与制订的行业标准《贝类中诺沃克病毒定性定量RT-PCR检测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在2006年日本诺沃克病毒大暴发之际,其被国家质检总局邀请为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专家进行标准应用授课,该标准被国家质检总局应用于对从日本进口的食品的病原检测,确保了我进口食品的安全。近年来,先后参与制订了5项行业标准,其中《进出口食品中寄生虫的检验方法》、《无公害食品 近江牡蛎》、《培养基制备指南 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猪细小病毒病聚合酶链反应操作规程》等,已广泛应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在国门把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加工作以来,刘军义先后解决了出口食品中的许多技术难题。1991年,其发现广西出口蘑菇罐头中肠毒素的假阳性问题和加工过程中细菌污染问题,并帮助企业改进了生产工艺,促进了广西蘑菇罐头的出口,每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国外再也没有对我出口蘑菇罐头提出异议;1995年,从出口蜜金桔中分离出一株耐热酵母菌,找出了出口蜜金橘胀气的原因,帮助企业克难攻坚,使外贸每年扩大出口100万元;1998年,从出口浓缩波萝汁中分离出一株耐热芽孢菌,找出了进口生产线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帮助企业整改,减少损失100多万元;从出口琼脂粉中分离出耐热短小芽孢菌,通过改进环境卫生,保证了产品质量,使广西琼脂粉成功进军欧盟市场。
“如何解决出入境动物检测的技术难题”,刘军义思索着。实验猴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石,被称为“活的精密仪器”,在全球实验猴供应市场上,中国占有50%以上的市场,而广西则占有国内50%以上的份额,成为颇具特色的一项产业。
实验猴从出生到出场均需进行严格的检测,每只猴均有芯片注入,以记载相关信息。检测项目有六大类30多项,其中比较困难的是病毒检测。因此,当务之急,是开展与国外的技术合作,引进其检测技术,研制出相关检测试剂盒,以促进广西特色产业的发展。刘军义积极申请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组织实验室通过了6大类30多个项目标准方法的CNAS认可及国家计量认证,组织开展了平台建设科研项目4项,提高了实验室的技术实力。国家质检总局于2008年6月正式批复广西局筹建国家级灵长类实验动物检测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还被广西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指定为广西实验动物监测机构。实验室创建期间,每年为广西免费检测近2万只进出境的实验猴,节省企业费用200多万元。目前全区存栏实验猴有8万只,年出口猴1万多只,创汇2000多万美元。
多年来,刘军义通过解决水产品和食品出口中存在的卫生质量控制技术难题,扩大了广西水产品的出口,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
刘军义在科技兴检、实验室建设、解决进出口检验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促进外贸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取得了一个个荣誉。1998年被评为广西区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个人;2000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广西局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其所在的技术中心多次获得广西局先进集体称号和自治区“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