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公众也有安静权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日媒体喜滋滋地告诉人们:请保持耐心,很快咱们坐飞机就能痛快地打手机了——“航班进入平飞状态,请将您的手机保持在关闭状态”这句经典的航班提示语,或许将退出蓝天舞台。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国内航空公司表示,已经和移动运营商签署了机上通讯软件的开发协议,并已呈报相关政府部门审批。一旦审批通过,乘客在机上用手机可自由通话。

  这条消息是喜?是忧?乘客的回答肯定大不一样。拥护派马上跳起来:简直太好了!飞机通话解禁,极大地方便了乘客,是对嘴巴的一次高水平的“解放”。您想,现代人这么忙,平时离开手机一小会儿,都觉得百爪挠心,何况坐飞机通常要几个小时。万一有急事儿怎么办?反对者则委婉地表示:作为空中交通工具,机舱内应保持相对安静。都说人生就是战场,乘机时小憩一会儿,难道不是美妙的享受吗?

  习惯总是被变来变去——从前飞机上禁止打手机,人们刚刚学着适应了,现在这个习惯又将被更新。令人担心的是,国人的大嗓门举世闻名,此禁区若是打破,机舱会不会变成一个空中“蛤蟆坑”?航空公司称:此举是为了方便乘客。的确如此,但也不排除赢利的目的,“每分钟15元”的刍议便是例证。几年前一位境内客人到海外出差,坐的是外国航班,不料回国后一周便接到通知,让他马上到移动营业厅支付4000元费用。这位先生当时并不知道,如果乘客在乘坐经过改装的飞机时打开手机并接听电话,话费要按照国际漫游计算。这次航空公司明码标价,倒是多少让人感到一丝心安。

  正当热烈讨论天上打手机的利弊,人们忽视了一样宝贵的东西——公众的安静权。我们知道,飞机是一种特殊交通工具,空间封闭、坐席狭窄,而且还有相当的飞行高度——这些都会使一些乘客产生不安甚至恐慌。而此时过多过频的噪音,很可能引起他们的心绪烦乱,谁也不愿意坐在“农贸市场”里旅行吧?前段时间,北京地铁出台规定,不允许乘客在车厢里吃早点,因为可能招致其他旅客的反感。是的,一个萝卜馅包子,肯定会让全车厢乘客感到够受的。由此我认为,飞机上允许打手机是好事,但应出台一些限定措施。比如,规定具体的通话时间和区域;尽量减少“煲粥”现象;必要的话,通话费还可以再提高一些——不管您是董事长还是矿长。最好能像个绅士,事先询问一下邻座:“不好意思,我打个电话,您不介意吧?”通话完毕,别忘了向人家道谢。再者,通话者一定要压低音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免打搅了其他乘客的安宁。

作者:林鸣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